安塞腰鼓,流传于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的传统舞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安塞腰鼓历史悠久,但产生形成的具体时代已难考证。以鼓报警,以鼓助威,以鼓告急,以鼓为乐,这些都是安塞腰鼓的功能。安塞腰鼓分文鼓与武鼓两种,文鼓以扭为主,重扭轻打;武鼓以打为主,重打轻扭。安塞腰鼓是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陕北汉子剽悍、虎劲、牛劲的体现,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
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13。
据《山海经》记载,鼓是黄帝与蚩尤大战的产物,后发展为鼓舞士气、威慑敌人不可缺少的装备。为携带方便,人们就仿其鼓的形状,制作成系在腰间的小鼓。
秦朝以后,安塞一直为历代驻军要地和兵家争战之地。腰鼓同刀矛、弓箭一样作为作战部队的装备:一遭突袭,以鼓报警,传递信息;两军交锋,以鼓助威;战事失利,以鼓告急;克敌制胜,以鼓为乐,以示庆贺。随着历史的发展,腰鼓的军事用途渐渐消失,仅为舞蹈、演唱的伴奏乐器。
到了宋代,秧歌和腰鼓十分兴盛,发展成为民间娱乐活动。
1942年,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兴起新秧歌运动。革命文艺的发展,给安塞腰鼓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注入了生机。当时鲁艺的文艺工作者对安塞腰鼓的服饰进行改造,使安塞腰鼓的表演形式、艺术性等方面都有深刻变化,服饰上结束了古代武士风格,“白羊肚手巾红腰带”成为腰鼓表演者的服装特征,一直沿用至今。
进入20世纪80年代,腰鼓的表演和扭秧歌、转九曲、舞彩绸、跑竹马、耍扇子、踩高跷、霸王鞭等融为一体,形成了黄土文化中贯穿古今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技艺。 [3]1989年,在安塞县招安乡出土了“安塞腰鼓”宋代画像砖,说明安塞腰鼓艺术在宋代已经成为普遍的艺术形式之一和民间文化表演活动。
传承价值
安塞腰鼓享誉中外,源远流长。其风格强健豪放、刚劲饱满,被誉为“中华民族之魂鼓”“中华鼓王”“东方第一鼓”。是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陕北汉子剽悍、虎劲、牛劲的体现,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千百年来,无论安塞腰鼓随时代变迁生发出怎样的新内涵,自强不息、乐观向上、奋力拼搏的腰鼓精神始终如一。
传承状况
安塞腰鼓的现实生存状况令人担忧,需要对它实行保护和扶持。
传承人物
曹怀荣,汉族,1939年生,陕西安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塞腰鼓代表性传承人。
刘延河,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塞腰鼓代表性传承人。
刘占明,安塞腰鼓省级传承人。
保护措施
安塞区按照“文化输出、旅游导入”和“文化养民、文化富民”的思路,围绕腰鼓、民歌、剪纸、绘画、曲艺等民间文化“五张名片”,统筹推进“文化+旅游+农业+精准脱贫”深度融合发展,重点打造“三村一园”,建成千人腰鼓表演村、东方毕加索绘画村、陕北信天游大舞台3个文化产业村。2018年,安塞区白坪街道冯家营村的千人腰鼓大舞台正式启用,成为安塞区第一个集腰鼓、民歌和陕北说书等民间艺术为一体的陕北民俗文化综合演艺基地。 [5]2019年,“千人腰鼓大舞台”接待游客46万人次,依靠文旅产业户均增收约7000元。
安塞区非遗保护中心建立起传承人电子档案和15个传习所,还让安塞腰鼓进入全区中小学的体育课堂,从娃娃开始传承民间艺术。
安塞县成立了“安塞腰鼓艺术协会”。
安市安塞区对安塞腰鼓的管理措施:安塞区对从事安塞腰鼓教练或准备从事教练、教师的从业者,由区文体部门和安塞腰鼓团体共同组织考试(考级),从业者必须达到规定的安塞腰鼓技术标准,由文体部门颁发安塞腰鼓教练等级证,持证上岗;对无证从业者管理部门及安塞腰鼓系统内均不予承认。这样便防止一些冒充传承安塞腰鼓的从业者,教授非安塞腰鼓的技术,使安塞腰鼓的传承与发展受到影响。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安塞腰鼓”项目保护单位延安市安塞区文化文物馆(延安市安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