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湖南传统舞蹈《湘西苗族鼓舞》
阿标
2024-03-21 15:21:30
0

3

湘西苗族鼓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国苗族地区独特的舞蹈艺术,流传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市和凤凰、泸溪、保靖、花垣、古丈等县。据历史文献记载该舞源于汉代以前,产生在苗族祭祀活动中。鼓舞是湘西苗族运用普遍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以鼓乐指挥生产劳动,以鼓乐传播民族文化,以鼓乐娱乐身心,它把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种类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色鲜明。随着时代的变迁,苗族鼓舞已成为苗族人民喜爱的舞蹈艺术形式之一。

2006年5月20日,湘西苗族鼓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30。

历史渊源

2

湘西苗族鼓舞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与当地苗族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从先秦时代起,苗族曾经历过七次大的迁徙。在迁徙过程中,鼓作为联系的重要工具进入了苗族的社会生活。《祭鼓词》中“敲石传不远,击木响嘭嘭”、“你敲木喊话,我击木应声”以及《苗族儿歌》“先击石,后击鼓”的唱词,都反映出迁徙中的苗族曾通过击打响器和铜鼓来相互联系的事实。

唐宋时期,当苗族迁入武陵五溪地区定居后,苗民可用于开展鼓舞活动的时间增多了,鼓的体积因不再迁徙而有所增大,铜鼓文化进人了鼎盛期,铜鼓也越来越常见于古代典籍。唐刘恂《岭表录异》写道:“蛮夷之乐,有铜鼓焉。”《新唐书·南蛮传》载:“有东谢蛮……赏有功者以牛马、铜鼓。”宋代朱辅的《溪蛮丛笑》中的一条资料更展示了宋时湘西苗族鼓舞项目的丰富多彩:“鼓之节不一,有暗箭鼓、集人鼓、犒设鼓。飨客亦以此,远远听以为准。酒憩,少有参商,则声随变,终席无他者,名客鼓。”在湘西苗族的坐堂鼓、邀请鼓、欢迎鼓、拜访鼓中还可见到其遥远的印记。

明清时期,铜鼓依然在云贵高原腹心地区流行,但湘西地区在汉文化影响下,已经盛行外观简朴、造价低廉的木皮鼓了。清人严如煜《苗防备览·风俗考》中就有“刳长木空其中,冒皮其端以为鼓”的记载。木鼓的出现大大促进了鼓舞的发展和普及。明清时期,椎牛祭鬼活动兴盛,鼓舞成为这一活动的重要内容。《古丈坪厅志》卷十载有“倘家门不顺,则椎牛祭鬼”的风俗。清人严如煜对湘西苗族的椎牛祭鬼情景作了详细记述:“使妇人之美者跳而击之,择男女善歌者,皆衣优伶五彩衣,或披红毡,戴折角巾,剪五色纸两条垂于背,男左女右旋绕而歌,迭相和唱,举手顿足,疾徐应节,名曰‘跳鼓藏’。”

20世纪30年代,民族学学者凌纯声等对湘西苗族鼓舞有了较为详细的纪录。据《湘西苗族调查报告》所记,鼓舞分捶舞和拳舞两种。前者包括梳头舞、插花舞、背剑舞、猴子舞等22种,后者包括花朝天开舞、爆竹舞等8种。该书对每种舞蹈的跳法也做了详细记录。

1940年,石启贵的《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将苗族鼓舞分作庆年、庆神两类,强调了它们的不同功用:“庆年俗谓年鼓,于夏历正月初四起至月半止,每晚餐后相约无事,拾鼓于宽坪中行之,娱乐以热闹新年;庆神俗谓之神鼓,于秋冬时,椎牛椎猪隆重举行祭典,宾客毕至,演乐行法时行之。但年鼓是出于公众游戏,神鼓是用于典祭庆祝。”两书所记为我们展示了湘西苗族鼓舞的近代形态。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鼓舞开始进入各地歌舞团和大专院校(如北京歌舞团、广州歌舞团、广州军区部队文工团、沈阳舞蹈学院、吉首大学音乐系等)。

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过去为祭祀而进行的鼓舞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种商业活动中。鼓舞逐渐与祭祀脱离,走上大众舞台,成为娱人的项目。鼓舞还与旅游业挂钩,在景区、节假日以及各种重大活动中都有其身影。

传承现状

1

传承价值

苗族人民的民族信仰和生存环境的交替变更,使苗族鼓舞在民族劳动、发展中的社会地位较高。

苗族鼓舞融入了一些抵抗侵略、民族起义、英勇抗战的民族英雄传记性内容,因此使苗族鼓舞在民众中起到了传播民族历史,承递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

传承人物

石顺民,女,苗族,1949年生,湖南湘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西苗族鼓舞代表性传承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 

洪富强,男,苗族,1936年生,湖南湘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西苗族鼓舞代表性传承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 

保护措施

原中南民族学院聘请苗族第一代(新中国成立以后)女鼓王龙英棠为客座教授,专门传授苗族鼓舞。

1994年,凤凰县山江乡、古丈县龙鼻嘴乡被湖南省文化厅授予“苗族花鼓之乡”称号。

2003 年,默戎镇文体站站长王焕驰组建了一支鼓舞队。

2015年5月2日,在湖南省吉首市寨阳乡坪朗村成立湘西苗族鼓舞传习所。

吉首大学体育学院,将苗族鼓舞列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必修课之中。吉首市民族中学与矮寨中学,都将苗族鼓舞列入音乐舞蹈课程与体育课程之中。另外,苗族鼓王或鼓舞传人在吉首市也开办了一些苗鼓培训机构,专门教练苗族鼓舞。吉首市峒河公园有个“心连心”苗族鼓舞艺术团,天天在公园义务教鼓舞。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湘西苗族鼓舞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湘西苗族鼓舞”项目保护单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相关内容

探秘中国画,艺术传承与文化...
中国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意蕴,同时也具有...
2024-05-06 21:50:42
非遗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库姆孜是柯尔克孜族独有的古老弹拨乐器,“库姆孜”柯尔克孜族语意是“...
2024-03-31 21:49:20
非遗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哈萨克族冬布拉艺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鲁木...
2024-03-31 21:46:31
非遗 | 中国各地传统音乐...
锣鼓艺术按各地特色大致分为:云胜锣鼓、中州大鼓、鄂州牌子锣、小河锣...
2024-03-31 21:16:20
非遗 | 上海市、浙江省传...
中国近代传统民族音乐史上有“海派”(浦东派)琵琶和“浙派”(平湖派...
2024-03-31 18:13:18
非遗 | 吉林省文学艺术界...
长白山森林号子是长白山区伐木人抬木时唱的一种歌,俗话叫“号子”。号...
2024-03-31 11:30:40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音乐非遗文化《舟山锣鼓》 舟山锣鼓是流行于舟山一带的吹打乐样式,明清时期就在定海一带广为流传。最早起源于航海,船靠码头时用它来...
锣鼓书 | 上海地区流传民间曲... 锣鼓书以说唱形式表现,有道白、吟唱、独唱、对唱等。内容为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与宗教仪式无关,仅用以乐...
非遗 | 四川省梓潼县传统音乐... 文昌洞经古乐是四川省梓潼县的传统宗教音乐。起源于古蜀人的祭祀音乐,它因在四川梓潼七曲山用于谈演《文昌...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