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云南文山传统舞蹈《彝族葫芦笙舞》
阿标
2024-03-21 15:41:26
0

1

彝族葫芦笙舞,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彝族葫芦笙舞流传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鸡街曼村。曼村为彝族花倮人聚居的村落。花倮人的葫芦笙舞是一种古老的彝族民间舞蹈,以躯体“S”形前后曲动的典型舞姿而独树一帜,展现着古代滇人葫芦笙舞的遗韵。在开化古铜鼓图饰上,有4个头戴羽冠、衣着羽衣、吹葫芦笙翩翩起舞的舞人饰纹,舞姿正是一个典型的“S”形前后曲动的造型动作。即此可以证明在漫长的历史年代,古滇先民跳葫芦笙舞时,是头戴羽冠、手执羽毛、身穿羽衣、屈肢顿足而周旋飞舞。

2006年5月20日,彝族葫芦笙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36。

历史渊源

3

彝族跳芦笙舞是有传统的,据康熙时期《定远县志》载:“赵城南东岳宫赶会,卖棕笠毛毡麻线,至晚,男女百余人嘘葫芦笙,弹月琴,吹口弦,唱夷曲,环围堕左脚,至更余方散。”葫芦笙舞盛行于云南彝族聚居区,彝族主要生活在大凉山、哀牢山、金山江畔、江河之岸,分布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还有小部分居住在贵州和广西西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彝族居住虽然不多,但却盛行葫芦笙舞。各个地区彝族的葫芦笙舞风格不同,因此称谓上也不同,如打歌、跳歌、叠脚舞、左脚舞阿乖乐、跳锅庄。彝族婚丧嫁娶都离不开跳葫芦笙舞,逢年过节、赶庙会时更是要跳。“芦笙一响,脚跟就痒”充分显示了彝族人喜跳葫芦笙舞的状况。

清代记载有:“……每年秋后,宰性祀神,吹笙跳舞而歌,谓之祭庄稼。”“……送葬,女婿吹笙跳舞尸前。”

楚雄市收集整理有《开场调》、《霄夜调》、《吃白酒调》、《天亮调》、《关龙调》等103个曲目,每个曲目各有不同的舞蹈动作, 形式上较多保留了原始古朴的艺术特点。

由于生产生活的变化、外来文化冲击以及村民保护意识淡薄,该舞蹈逐渐简单化,一些传统舞蹈动作已经面临失传的危险。2006年5月20日,“彝族跳芦笙舞”经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申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保护

2

传承价值

花倮人的葫芦笙舞是一种古老的彝族民间舞蹈,展现着古代滇人葫芦笙舞的遗韵。说明曼村花倮人的葫芦笙舞是由古滇先民舞蹈传承而来,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

由于花倮人长期居住于高山之巅,人口稀少而又几乎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之中,具备了保留原始舞蹈遗风的客观条件。

传承现状

由于生产生活的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彝族葫芦笙舞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正逐渐减弱,表现形式日趋单一,传承上出现不容乐观的现象。

传承人物

杨应金,男,彝族,1953年生,云南文山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葫芦笙舞代表性传承人,由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申报。 

钟天珍,女,彝族,1946年生,云南文山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葫芦笙舞代表性传承人,由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申报。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0号,彝族葫芦笙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5月7号,在彝族“荞菜节”来临之际,文山州文化馆和广南县文化馆,在广南县那洒镇新挖聋村举行了国家级项目“彝族葫芦笙舞”传承保护活动示范点挂牌仪式。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西畴县民族文化群众艺术馆获得彝族葫芦笙舞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彝族葫芦笙舞项目重新认定保护单位为西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相关内容

民间舞蹈特色 | 藏族《锅...
锅庄是藏族的民间舞蹈。在节日或农闲时跳,男女围成圆圈,自右而左,边...
2024-03-23 13:42:38
民间舞蹈特色 | 土族自治...
安昭是一种古老的土族舞蹈。流行于互助。每当欢度佳节、庆祝丰收和举行...
2024-03-23 13:38:17
民间舞蹈特色 | 甘肃卓尼...
巴郎鼓舞,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藏语称“莎姆舞”、“莎目舞”、“沙...
2024-03-23 13:35:21
民间舞蹈特色 | 少数民族...
撒拉族民间舞蹈。撒拉族的民间舞蹈动作灵敏,富于表现力,具有中亚细亚...
2024-03-23 13:31:46
民间舞蹈特色 | 中国地区...
灵星舞,汉代舞蹈。由男童16人表演。动作模拟田间劳动,有除草、耕种...
2024-03-23 13:27:42
民间舞蹈特色 | 中国地区...
钹舞,亦称“花钹舞”、“飞钹”、“对花钹”。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
2024-03-23 13:22:50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音乐非遗文化《舟山锣鼓》 舟山锣鼓是流行于舟山一带的吹打乐样式,明清时期就在定海一带广为流传。最早起源于航海,船靠码头时用它来...
锣鼓书 | 上海地区流传民间曲... 锣鼓书以说唱形式表现,有道白、吟唱、独唱、对唱等。内容为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与宗教仪式无关,仅用以乐...
非遗 | 四川省梓潼县传统音乐... 文昌洞经古乐是四川省梓潼县的传统宗教音乐。起源于古蜀人的祭祀音乐,它因在四川梓潼七曲山用于谈演《文昌...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