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平调,是浙江省宁海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宁海平调起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宁波附近,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宁海平调属于新昌调腔的分支,具有声调高亢而婉约,一唱众帮,锣鼓助节,不托管弦的特点,其帮腔有混帮、清帮、全句帮、片断帮、一字帮等多种形式。
2006年5月20日,宁海平调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9。
据明崇祯《宁海县志》载:“正月演剧,敬祖迎神。乡间十二起,城里十四起,至十八日乃止。”有专家考证,约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余姚腔流入宁海,和当地的民间曲艺、吹唱班结合,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戏曲形式。该戏曲形式因用宁海地区方言念白和演唱,且所唱曲调较余姚腔平缓、委婉,遂称为“宁海平调”。
宁海平调有戏班演出的历史可上推到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咸丰至民国时期,宁海平调的演出达到鼎盛。当时宁海县内就有平调戏班11支,著名的有“潘紫云”班及后来的“老聚元”、“新翔元”、“童聚丰”等。这些戏班足迹遍布浙东各州府。其中“潘紫云”班最有名气,坚持了50多年。因这些戏班的从艺者多为宁海本地人,故又称为“宁海本地班”。
自20世纪20年代始,宁海平调出现了衰微征兆。
1949年前后,几乎奄奄一息。
1960年,当地组建了专业团体,积极予以抢救,宁海平调得以有了自已培养的新一代,并重展往昔风采。“文化大革命”中,宁海平调遭撤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宁海平调专业团体又恢复,然而在之后的戏曲艺术滑坡中再度冷清。
1961年10月改称宁海平调剧团,并组织力量抢救平调传统剧目,整理出传统剧83本。在老艺人的口授下,记录了平调唱腔。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大量平调剧本、服装、道具被毁。
1969年4月,县平调剧团与越剧团同时解散大多数人员另行安排工作。接着,以原剧团留下的人员为基础,吸收社会部分人员,成立县革委会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简称文宣队),以演出歌舞为多。
1978年10月,复建宁海平调剧团。
1983年,当地政府组织的“宁海平调抢救整理小组”,挖掘、整理出宁海平调传统剧目70多本,曲牌、锣鼓音乐数百首。
2005年,宁海平调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经宁海县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再次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抢救。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宁海县平调艺术传承中心获得“宁海平调”保护单位资格。
传承价值
宁海平调是浙江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于新昌调腔的分支,其表演与耍牙的技艺紧密结合,技艺独特,程序讲究,丰富了戏曲脸部表演的形式和内容,为中国戏曲表演增添了一门独特的耍牙绝技。
传承现状
宁海平调与其他地方戏曲剧种一样处于低迷状态,耍牙绝技传承乏人。无论是整个剧种还是其中引人注目的耍牙技艺都需要尽快加以抢救和保护。
传承人物
叶全民,男,汉族,1956年10月2日生,为宁海平调中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浙江省宁海县申报。
保护措施
1960年,宁海县组建了专业团体,积极予以抢救,宁海平调得以有了自已培养的新一代,并重展往昔风采
2013年3月,叶全宁担任宁海平调艺术传承班耍牙指导老师,希望能在培养的5名学生中发现优秀的传承苗子,让耍牙这一舞台艺术瑰宝长盛不衰。
2014年招收首批宁海平调学员21名,在宁海县星海中学开展封闭式训练。平调艺术传承中心邀请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有着几十年平调耍牙艺术经验的叶全民担任专业老师,又聘请了多位平调老艺人教授艺术基本功。5个月的全封闭训练后,17名学员脱颖而出,9名生角,8名旦角,赴绍兴县小百花艺术学校进行为期三年的专业训练。
2016年12月,新生代耍牙传人薛巧萍、陈海燕、史镇滔、麻致源正式拜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叶全民,这意味着宁海传统的耍牙技艺有了新的传人。首批平调传承班的学员已经从绍兴的戏曲学校毕业。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宁海平调项目评估合格,宁海县平调艺术传承中心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