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河戏,湖南省澧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荆河戏因流传于长江荆河段而得名,历史上曾有上河路子、大班子、大台戏等名称,1954年正式定名为荆河戏。荆河戏起于明初永乐年间,到清代初年基本完成了楚调与秦腔的“南北结合”,形成荆河戏弹腔的“南北路”,荆河戏基本成型。荆河戏保存下来的剧目有500多出,舞台语言以荆州口语或澧州官话为主,唱腔具有高昂、响亮、气势宏大的特色,音乐南北交融,唱词、道白通俗有韵味。
2006年5月20日,荆河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35。
荆河戏起源于明初永乐年间。永乐二年(1404年),湖北沙市已有荆河戏演出,时称“楚调”。
洪熙元年(1425年),华阳王封藩来澧州,随行带来私家戏班,拥有几十个乐户及大量剧本,经常在华阳府演出。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袁中道曾看楚调《金钗》演出。
明末清初,秦腔戏班随李自成军来到澧州,艺人们四处流散,到清代初年基本完成了楚调与秦腔的“南北结合”,形成荆河戏弹腔的“南北路”,荆河戏基本成型。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顾彩在《容美纪游》中提到的“终带楚调”,就是指当时流行于澧水一带的荆河戏。
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年-1874年),在荆河戏的活动中心湖南澧州和湖北沙市等地,就有三泰、三元、泰寿、文化、同乐、长寿、同福等20多个班社从事专业演出活动。清末至辛亥革命以后的二十多年里,又相继成立了30多个班社,是荆河戏的昌盛时期。
咸丰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间,确知名称的荆河戏科班共创办了67起,戏班共建立了52个。荆河戏早期以唱庙戏、会戏和草台戏为主。
辛亥革命以后,部分城镇先后修建了戏院,但除了少数荆河戏班进城驻院演出外,大多数戏班仍长期在农村演唱。
抗日战争爆发后,荆河戏受到极大的影响和摧残,据不完全统计,到解放前夕,荆河戏只剩永乐、翊武、松秀、同乐、新华等五个戏班。抗日战争期间荆河戏被叫作楚剧、汉剧、湘剧。
1954年,湖南省文化厅对全省民间职业剧团定点安排,正式定名荆河戏。
传承价值
研究荆河戏的兴衰揭示了戏曲艺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民间习俗,与人们的心理、文化需求的关系,与社会伦理道德标准的认同,有着十分积极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
荆河戏经过荆河艺人们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积累,其剧目,声腔,音乐表演等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因而荆河戏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荆河戏故事叙述流畅,人物刻画细腻,道白准确生动,唱词形象精彩,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研究荆河戏的声腔,曲牌,锣鼓经,乐器使用,演奏技巧等,破译音乐旋律中的密码,对解读戏曲音乐、声腔的发展、流变具有重要的作用。
澧州荆河戏历史悠久,当代仍保留有大量珍贵的原始曲牌、堂曲、打击乐谱等,在语言学、民俗学、民族音乐史等方面均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传承现状
由于多种原因,湖南的5个荆河戏专业剧团,有4个已先后解散或解体,只剩一个澧县荆河剧团还在艰难地支撑着。在此情势下,抢救与保护荆河戏已是刻不容缓。
传承人物
张又君,男,1938年2月出生,湖南常德人。2008年2月15日,张又君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南省澧县申报。项目名称:荆河戏。
萧耀庭,男,1935年10月21日出生,湖南临澧人。2008年2月15日,萧耀庭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南省澧县申报。项目名称:荆河戏。
保护措施
1979年7月,常德地区戏剧学校设立荆河戏科,招收男女学员35名,保证了荆河戏的传承不被打断。
1962年3月-1963年7月,常德专员公署成立荆河戏遗产挖掘继承工作委员会,挖掘记录了荆河戏传统剧本278个,以及全部弹腔音乐和部分曲牌音乐,并分别油印成册。
1982年5月,湖南省文化局在常德举办常德汉剧、荆河戏教学演出,组织了省内4个荆河剧团的青年演员120人,向老艺人学习了传统表演艺术,并在参加教学演出的24个剧目中,选出《醉归》、《打跋》、《反武科》等9个剧目,进行了录像。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荆州市群众艺术馆(荆州市艺术研究所)、澧县荆河剧院演艺有限公司获得“荆河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荆河戏”项目保护单位荆州市群众艺术馆(荆州市艺术研究所)评估合格。澧县荆河剧院演艺有限公司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澧县荆河剧院。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