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起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民间歌舞,二是民间说唱艺术,三是宗教仪式和宗教艺术;是集神话、传说、民歌、舞蹈、说唱、杂技等多种民间文学艺术与宗教仪式乐舞为一体的戏种。每逢雪顿节、望果节、达玛节、藏历新年和特定的宗教节日,都要举行大型藏戏汇演。常演剧目有“八大传统藏戏”之称,演出一般分为“顿”(开场祭神歌舞)、“雄”(正戏传奇)和“扎西”(祝福迎祥)三个部分。其表演手段高度程式化,有唱、舞、韵、白、表、技“六技”。
历史渊源
剧种起源
起源说法
关于藏戏的起源的说法有:
一、藏族土风舞与佛教哲学内容相结合而成哑剧舞蹈说。具有代表性的论点是:“公元8世纪,西藏是藏王挥松德赞执政,他受母亲金成公主的影响,非常信仰佛教,就派人迎请高僧莲花生前来西藏宏扬佛法,并在山南修建了桑莺寺(现桑耶寺),当寺庙建成,举行落成典礼时,莲花生采藏族士风舞与佛教哲学的内容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哑剧的舞蹈形式来镇魔酬神,这种仪式流传到现在,仍在寺庙中以跳神的形式保留下来。”
二、跳神仪式注入佛经故事使之戏剧化说。该观点的论据是:到十四世纪,高僧唐东杰布将简单的跳神仪式,穿插情节,注入一些流传在民间的或记载在佛经中的故事内容,使其戏剧化,利用来吸引群众,宣扬宗教,受到群众的欢迎,因而广泛流行起来。但到后来,由于一些喇嘛反对公开宣露佛教秘密,因而使当时戏剧化了的跳神仪式,受到限制。
三、从宗教仪式跳神中分离出来的藏戏说。该观点认为:到十七世纪,五世达赖罗桑嘉措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他把藏戏做为一种独立的文艺形式,从宗教仪式的跳神中分离出来,从那时起才有了脚本,演剧的人们也才逐渐从寺庙分化出来,组织成为职业性的藏剧团。据说当时前后藏、山南等地先后组织的藏剧团竟达十二个。
四、藏戏是“偏重于舞蹈的哑剧”说。该观点认为:藏戏也应该起源于十四、十五世纪了。然而,从一些早期的记载看来,当初不过是偏重于舞蹈的哑剧。据艺人旺阶叙述,是偏重于舞蹈的哑剧。另外在《萨迎世系》里一段记载:“……昆玉王生于于汤木犬年(1034年),幼聆父兄之教,尽悉之,对新旧秘法意窃向往,时卓地有大庙会,往观焉,百技杂艺之中,有巫师多人。自在女二十八人,戴面具,手持兵器,另有长辫击鼓,随之而舞,至为奇观,均可以说明为哑剧阶段)。只是在吸收并表现了文学内容以后,才正式形成以演唱为中心的表演艺术。以现存的壁画材料和史书记载证明至迟在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1617一1682)时代,藏剧已经具有今天的规模了”。
五、藏戏是歌、舞、剧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说。该观点认为:藏戏,藏语叫‘朗门他’或称‘阿吉那摩’,是歌、舞、剧相结合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
六、藏戏是“从说唱形式演变成为歌舞化的藏剧”说。
雏形——白面具藏戏
根据史载,白面具藏戏是古代藏人在模仿狩猎时的原始劳动歌舞的基础上,编织一些寻猎等民间故事而形成的;起源很古的藏族古代舞蹈,总是和歌相伴随的。他们不是闷声不响的哑舞,而是一面跳舞一面歌唱
当时,藏王赤松德赞为他生下三个王子的后妃次央萨梅朵珍建造的桑莺寺康松桑康林神殿的壁画中,清晰而生动地描绘有演出白面具藏戏的场面。
现存的自面具藏戏的艺术形式中,仍然可以进一步发现和了解到当时人们披着各种兽皮,模似动物的吼声,演出一些简单的以狩猎等为故事内容的歌舞剧的情景。在它的韵白、唱腔、舞姿神态和鼓点节奏等艺术形式中,均可找到这些明显的痕迹。如每出白面具藏戏中开场戏两位温巴夏一间一答说韵自时,每句韵白的开头总有一个模似黄牛叫声的长音;当两位温巴一段的问答结束以后,同时喝出“唉哈哈哈哈哈”的马叫声。在白面具藏戏的大部分唱腔的开头,都有一句摸似在田野上毛驴的吼叫声等。
而白面具藏戏唱腔中,模似动物的吼叫声的唱法本身,也是根据“西藏歌音七品”的要求而设计创作的。“酉藏歌音七品”是:“中令、仙曲、绕地、六合、五合、奋志和近闻”。以上的每个歌音,都妥求模似动物的吼叫声,诸如“中令声似鸿雁的叫声,仙曲声似黄牛的吼声,绕地声似山羊的叫声,六合声似孔雀的啼鸣,五合声似杜鹃的啼鸣,奋志声似骏马嘶鸣,近闻声似大象的嚎叫声”等。
西藏古文化的发祥地稚隆,也是白面具藏戏的发祥地,而且主要流传于山南一带和拉萨的少数地方;西藏其他地区从未流传过。其基本原因是,白面具藏戏的艺未形式发展缓慢,长期停留在原有古老的水平上。
剧种发展
随着社会的相对安定和政治经济的发展,藏族文化和文学艺术都获得了巨大发展。藏戏的发展经过了唐东杰布时期、五世达赖时期和西藏和平解放后三个时期。
唐东杰布时期
1430年,藏传佛教香巴噶举派著名高僧唐东杰布修建西藏第一条铁索桥时,由于人力、财力有限,造桥工程难以进展。唐东杰布以佛教故事为内容,使用戏剧情节、人物唱腔、咏白解说、舞蹈组合的表演艺术形式,组织表演队到各地演出,募集造桥经费。这就是藏戏的雏形。为此,人们把唐东杰布视为藏戏的祖师。
因藏戏最初由美貌出众的七姊妹演出,人们又把藏戏称为阿吉拉姆。后来唐东杰布回到家乡日吾齐后,将白面具改成蓝面具,以表演“温顿巴”的开场节目,主要是净场祭祀、祈神驱邪。同时发展的还有“达通”“达仁”“扎西”等多种唱腔。
1437年,后藏谢通门地方土酋王藏杰布修建扎西孜铁桥,唐东杰布仍用表演节目的办法募集造桥经费,在演出中还增加了两个具有群众性的节目,一个是“甲鲁晋拜”,即甲鲁祈神赐福;一个是“拉姆鲁嘎”,即仙女歌舞欢庆。甲鲁,是后藏谢通门一带对家族长老的习惯称呼,在募捐演出时,七姐妹的歌舞表演引起了家族长老们的兴致,他们头戴大红高帽,身穿氆氇大袍,上场同七姐妹同舞同歌。唐东杰布把温巴、甲鲁、拉姆三个节目连接融合起来,形成了蓝面具戏开场仪式。原来比较简单粗犷的白面具戏开场仪式也逐渐向蓝面具戏转化,使两者的开场仪式有所接近。
五世达赖时期
17世纪,藏戏正式从宗教仪式的跳神中分离出来,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演浑然一体的戏曲艺术表演形式,出现了作家创作的上乘剧本,积累了一批著名的传统剧目。民间也建立起许多藏戏戏班,有的已发展成为有一定影响的职业、半职业戏班。在艺术风格上开始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如江嘎尔和觉木隆的表演艺术各具风采。此时,德格藏戏正式形成,门巴藏戏和昌都藏戏也先后形成并获得发展。这一时期,中原汉地艺术对西藏艺术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从而使西藏古老的艺术传统产生了突变,于是西藏出现了汉藏风格混合的艺术形式。
五世达赖尚未亲政时,就很喜欢藏戏。在他的授意和倡导下,寺院每年进行的夏令安居修习结束的酸奶宴上,都要邀请在民间享有盛名的藏戏班进哲蚌寺作助兴演出,从而开创了哲蚌寺雪顿节观摩藏戏的惯例。之后,逐渐形成了雪顿节开始在哲蚌寺,最后在罗布林卡举行一年一度规模宏大的藏戏献演活动。由于五世达赖的关注和提倡,藏戏在各地获得普遍支持而很快发展起来。各地民间从这个时期开始,有了专门改编、加工并记录成文字的手抄或刻印的藏戏剧本,很多地方和部分寺庙组建起比较固定的、带有职业性质的藏戏演出班子。
藏戏在卫藏地区孕育、萌生、形成、发展,逐渐流传到西藏全区各地,如普兰、亚东、错纳、察雅香堆等地,并流传到四川的巴塘、理塘和甘孜等地区,青海的黄南、甘肃南部的夏河以及印度、不丹等邻近国家的藏区。在此过程中,藏戏繁衍、滋生出多种戏曲剧种,如德格藏戏、昌都藏戏、门巴藏戏。这个时期,白面具戏和蓝面具戏都有了很大发展。首先,在各地民间出现了大量的职业、半职业性的藏戏班。每年参加拉萨雪顿节的白面具戏班有6个,蓝面具戏班有4个。此外,琼果孜、察雅香堆、洛扎鲁果等地的戏班基本上也以演藏戏为职业。民间和寺院中的群众与僧众组织起来的业余自娱性藏戏班就更多,特别是卫藏地区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较大的村庄、集镇和寺院都有自己的业余藏戏班。其次,众多的藏戏班和频繁的演出活动,使藏戏艺术逐渐形成了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从五世达赖时期起,藏戏有了自己的剧本,演员走出寺院同民间艺人相结合,组成了很多职业性藏戏团。
西藏比较著名的藏戏团有南木林县的香巴、江孜县的江嘎尔、昂仁县的迥巴、拉萨市的觉木隆。此外,还有康区的巴塘藏剧团、大金寺藏剧团,甘南的拉卜楞藏剧团。18世纪是藏戏发展史上最兴盛的时期,五世班禅撰写的剧本《顿月顿珠》为传世的八大藏戏之一。西藏每年藏历七月初的雪顿节都要举行藏戏汇演,全藏12个著名藏剧团均到拉萨为达赖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僧俗官员献演,演出返回后还要给当地政府、头人和群众演出。从此,雪顿节成为西藏传统的戏剧节。
西藏和平解放后
1951年后,中央代表张经武和西藏工委张国华、谭冠三、范明等领导人专门看望觉木隆藏戏艺人。1956年,陈毅副总理率中央代表团到拉萨,祝贺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觉木隆藏戏队为此专门组织演出藏戏。自此,工委宣传部和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文教处经常组织觉木隆藏戏队在各种重要场合演出藏戏。同年,还组织部分艺人随西藏文艺代表团赴北京参加全国文艺汇演。觉木隆藏戏特技演员次仁更巴参加了中国青年代表团赴莫斯科,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出并获奖。
20世纪50年代,西藏地方藏戏活动有了新的发展,如拉萨尼木县台仲和伦珠岗两个白面具戏班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雪顿节时演出白面具戏,在尼木县演出蓝面具戏,逐渐把白、蓝面具两种藏戏风格融合在一起,形成卫藏之间的尼木藏戏风格,民间称他们是“尼木拉姆”。1959年,扎西顿珠与流散西藏各地的40多位觉木隆艺人成立了藏戏队,吸收部分藏族文艺干部和民间艺人;1962年,西藏藏剧团成立;1964年,拉萨市业余藏戏队有:雪巴藏戏队、八廓街藏戏队、吉日藏戏队、哲蚌寺喇嘛藏戏队等。西藏专业和业余藏戏团体开始创作演出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新剧目。1966年,西藏藏剧团上演了《文成公主》《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诺桑与云卓》四个大型传统戏以及《苏吉尼玛》《白玛文巴》的片断,创作了《解放军的恩情》《幸福证》《农牧交换》《渔夫班登》《血肉情谊》《阿爸走错了路》《英雄占堆》《炉火重生》等中小型现代藏戏剧目。此后,藏戏艺术在全区获得发展。
藏剧团一方面注重传统、历史传说、现代题材藏戏,全面抓剧目创作;另一方面,招收表演和音乐伴奏新学员,把表演、导演、音乐、舞美等部门的艺术创作骨干送到中国其他地方有关的大专院校进行培训和进修,使藏戏艺术创作逐步正规化、专业化。20世纪70年代,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曾经改编移植京剧《红灯记》。
20世纪80年代以后,藏剧团改编上演一批传统剧目,又创作排演了大型历史剧《唐东杰布》《八思巴》和《阿妈加巴》《交换》《因果》等一批中小型现代剧,以及大型现代剧《苍决的命运》和传统与现代综合编演的大型节目《综艺晚会》等。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