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
凤阳花鼓,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突出,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乞讨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代表曲目有《凤阳歌》《鲜花调》《王三姐赶集》《秧歌调》等。
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安徽省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2006年5月20日,凤阳花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36。
凤阳花鼓是起源于明代的一种集音乐、舞蹈、器乐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明朝田艺衡的《留青日札》中曾提到江北凤阳男子擅长击鼓,尤其擅长三棒鼓,而且在田间地头插秧时,男女相互击鼓唱歌已成为一种风俗。
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1-2]
20世纪50年代初,新文艺工作者对凤阳花鼓加以改革,增加采用了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将其改称为“双条鼓”。
建国后,凤阳花鼓进入北京怀仁堂进行演出,演出结束后,国家领导人给予高度的赞扬,周总理亲切的称它为“东方芭蕾”。此后凤阳花鼓更是打遍、红遍大江南北。曾经作为底层劳动人民的一种谋生手段,凤阳花鼓的舞蹈与小调的题材全都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舞蹈柔美、曲目众多,是凤阳人民创造的民间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凤阳花鼓是根植于凤阳汉族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绝”之美称,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现状
凤阳花鼓的艺人严重的老龄化,艺人年龄段较为集中,不够优化。现代化对乡村城市的冲击,传统的凤阳花鼓跟不上时代变化的脚步,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以及民俗活动的淡化,再加上凤阳花鼓管理措施不到位使得凤阳花鼓的文化生存空间日渐萎缩。
保护措施
2012年,凤阳县组织有关专家和民间老艺人,对凤阳花鼓进行在创作,编创一支更适合现代人健身需求的新舞蹈—凤阳花鼓健身舞。该健身舞集表演和健身功能于一体,将健身动作与凤阳花鼓相结合,集健身、普及于一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极具观赏性和健身性,既体现舞蹈的柔美又具有健身的力度和强度,整套动作运动量适中,适合各类健身人群的演练,深受健身爱好者喜爱。凤阳县各晨晚练点,经过系统培训的100多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跟踪指导健身爱好者练习推广凤阳花鼓健身舞。
为抢救性保护凤阳花鼓,凤阳实施了凤阳花鼓艺术保护工程,成立了凤阳花鼓研究会,组织专业人员对花鼓进行深度研究,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妥善归档保存。2016年5月28日,历时5年编纂、450万字的《凤阳花鼓全书》出版。
2017年,凤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建立多个凤阳花鼓传习基地,举办多期培训班,培养凤阳花鼓新生力量。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凤阳花鼓项目保护单位凤阳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代表人物
孙凤城,女,1951年9月生,安徽凤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凤阳花鼓代表性传承人,深圳金彩数码影像中心董事长。自幼受母亲和表婶的启蒙,表演凤阳花鼓,1971年考入县文工团,任业务组副组长兼任凤阳花鼓的编导工作。表演中吸收了花鼓灯、花鼓戏的特点,使凤阳花鼓场面气势宏大,并大大丰富了凤阳花鼓的表演动作。1994年编导的《柳岸春晓》获全省第三届花鼓灯调研二等奖。代表作品有:《欢送大姐上北京》《凤阳花鼓大合唱》《敲起花鼓唱起歌》《说凤阳》等。
入选非遗
2006年5月20日,凤阳花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36。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