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朱金漆木雕,浙江省宁波市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又名“金漆木雕”,是中国的传统工艺。构图特点主要吸取中国民间绘画和文人山水花鸟的优点,并刻有诗句,题款和印章。造型古典、生动,刀法浑厚,金彩相间、绚烂富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主要技艺是在木雕上贴金漆朱,它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中心,延及慈溪、余姚、奉化、象山、宁海、镇海、鄞州等地。
2006年5月20日,宁波朱金漆木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Ⅶ-41。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宁波市朱金漆木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获得“宁波朱金漆木雕”保护单位资格。
宁波地区的髹漆工艺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而宁波朱金漆木雕则与汉代雕花髹漆盒金箔贴花艺术同源。至唐代,随着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出现了彩漆和贴金并用的装饰性木雕,现存宁波阿育王寺建筑装饰上的朱金木雕就是此类风格,它与唐乾元二年鉴真和尚及其弟子在日本所建招提寺讲经殿和舍利殿上的朱金漆木雕十分相似。
宁波的朱金漆木雕,基本形成于唐宋时期。这里面有三个原因。一是古明州(注:宁波古称"明州")气候温湿,是漆器和木雕的最早发祥地;第二,唐宋时期明州的经济繁荣,木构建筑及装饰物在当时是很流行的;第三,当时中国北方处于战乱,浙东相对稳定,加上航海业的拓展,朱金木雕的技艺更是得以发展。今天,保存在日本正仓院的唐宋朱金木雕,和明州当时与海外的文化交流密切相关。
明清以来,朱金漆木雕广泛应用于民间日常生活,日用陈设、佛像雕刻、家具装饰,特别是婚娶喜事中的"床"和"轿"都用到朱金木雕,既讲究又排场,以致有"千工床"、"万工轿"之说。另外,用以迎神赛会和参与灯会的雕花木船、鼓亭、台阁等也均以朱金漆木雕制成,皆是绝妙的民间工艺品。
上世纪四十年代,朱金木雕渐趋衰落,民间仅有少数艺人制作。1964年,宁波工艺美术厂开始生产朱金木雕屏风,箱柜、花板出口。1974年宁波朱金木雕屏风《群仙祝寿》大型优秀作品问世,107个神仙罗汉千姿百态、神形兼备,朱金并置,辉煌灿烂,被日本客商重金购置,陈列于日本富士饭店大厅中。1984年以后,宁波工艺美术厂的朱金木雕逐渐停止生产。
传承意义
传统中那种熟练而完善的技巧和出神入化的表现能力,以及漆工与雕工相得益彰的关系等均难再见于今日。由于缺乏传承制度和社会保障,朱金漆木雕工艺将难以继续以原来的形态存在发展下去,亟待抢救、扶持、挖掘、保护。
传承现状
从晚清的孙雨田至今,朱金漆木雕历代均有传承人,传承人主要有宁海黄才良、宁海童小海、鄞州陈盖鄞、东钱湖谢武宏、宁海戴新国、奉化周锡芳、宁海葛安飞等五十余人。 但是随着民间习俗的改变,宁波朱金漆木雕在人们生活中已远不如以前那么重要了。现今民间在制作仿古家具的时候,还依然使用这一工艺手法,但已远远不如往昔,主要的原因就在失却真传,水平日趋下降。制作者不再严格地遵守工艺程序,常随意简化制作环节或使用替代品以减低成本。
传承人物
陈盖洪,男,1962年11月出生,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宁波朱金漆木雕代表性传承人。
保护措施
宁波朱金漆木雕艺术馆位于宁波市鄞州区横溪水库大坝西侧。是一家集收藏、展示、研究、开发宁波朱金漆木雕的民办博物馆,该馆是由宁波朱金漆木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陈盖洪先生自筹资金近千万创建。艺术馆占地面积达3800多平方米,共有五个主要展厅,分别为:流程厅、花轿厅、史料厅、综艺厅和造像厅,展出朱金漆木雕收藏品及各类木雕艺术精品达1500余件。通过建立博物馆,可解决目前传统美术正面临的“失传”之险。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评估合格,宁波市朱金漆木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