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甘肃省兰州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采用大兴安岭的油松以及北方的柳木、榆木为原料,经过凿眼、拉卯、做榫楔、做码口、驮梁和大轴等加工制作,最后现场安装完成。
2006年5月20日,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48。
黄河水车起源于明代,据《重修皋兰县志》记载,是由明代兰州段家滩人段续所创。“续里居时,创翻车,倒挽河流,以灌田,致有巧思。船河农民皆仿效焉。”段续早年仕途几经起落,晚年回归故里,致力于水车的仿制,经过多次反复,终于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获得成功。
公元1556年,段续借鉴云南通河的筒车灌溉技术,在兰州创制了适合于本地的水车。开始架设在现今广武门外的黄河北岸。以后又在现今镇原路北口架设了三轮,以灌溉附近的六百多亩菜畦果园。“水车园”这个地名即由此而来。明末以后,大水车在黄河流域的皋兰、白银、泾川、平凉、银川及陕西得到了广泛使用,促进了这些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1952年,兰州大水车达到了全盛时期,黄河两岸水车林立,增至252架,总提灌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前的2万多亩增加到了10万亩。尤其是广武门至雁滩河段,更是水车的集聚地,单轮、双轮、三轮、五轮等样态不一而足,蔚为壮观。所以,这里又被人们称作“水车园”,兰州也被称为“水车之城”。
传承价值
兰州水车是黄河流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兰州及下游人民的贡献是巨大的,对兰州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为中国农业文明和水利史研究提供了见证。
传承现状
1952年,兰州黄河岸边仍有水车252辆。自电力灌溉技术普遍应用后,水车逐年减少,制作者后继乏人,面临濒危状况,对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进行保护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传承人物
段怡村,男,2018年5月16日,段怡村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甘肃省兰州市申报。项目名称: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
保护措施
2005年8月26日,兰州建起了一处水车博览园,再现了50多年前黄河两岸水车林立的壮观景象。
2007年,为保护这一珍贵传统文化遗产,兰州市将“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列入《兰州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该技艺得到立法保护。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兰州市西固区文化馆获得“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兰州市西固区文化馆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