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四川省德格县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包括造纸、制版、印刷等程序,造纸以瑞香狼毒草的根作原料,制作技艺属于浇纸法系统,独具特色。
2006年5月20日,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80。2009年,德格印经院雕版技艺成功进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
德格印经院的刻版历史可分为4个阶段:
(1)萌芽阶段。印经院院藏雕版的历史至少可上溯到清康熙42年(1703)。在印经院创建之前,由德格土司出资雕刻的雕版约有1500余块,加之家族收藏和差民奉献的经版已达3万余块;
(2)初兴阶段。十二世土司登巴泽仁执政期(1729-1739),在筹划创建印经院的同时进行雕版的刻制工作,完成了《甘珠尔》及部分《丹珠尔》雕版和其它典籍的雕版刻制,雕版量已近10万块;
(3)兴盛阶段。从18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末,刻制雕版量达到最高峰。除完成了《丹珠尔》全部6.4万余块雕版,还编辑、刻制了数十部经典书籍的雕版,使印经院的雕版数超过20万块;
(4)维持阶段。19世纪后德格土司的统治势力和经济实力开始衰落,而之前印经院藏版已具相当规模,所以雕版的刻制逐渐减少,清末德格土司家族内乱时又散失部分雕版。至1950年,在277年的时间里印经院共刻制了480多部书籍、近30万块书版和画版,实际收藏古旧雕版近22万块。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格印经院在维修建筑的同时也着手院藏文献的清理,并进行流失和朽坏雕版的补刻和重刻工作。共补刻和新刻各类雕版约8万块,德格印经院拥有雕版近307块。
传承价值
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古老而独特。长期以来,为藏族文化乃至中华文化、世界文化的延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众多典籍和文人墨客的书画作品都借助于它而得以传承。时至当下,其刻版、造纸、印刷、装帧等诸多工艺技术基本保持着历史上的传统技艺,为已逐渐消失的刻版印刷文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既古老又鲜活、既真实又质朴的例证。
文化价值
中国雕版印刷起源于南北朝后期,后来被活字印刷代替。一千多年过去了,印刷术已经发展到了电脑照排和高速彩印时代。而在中国藏区的德格印经院,现仍保存着古老的雕版印刷技艺,几十位工匠在几十道工序的劳作中,用纯粹的手工技艺制作出一本本经书。因此德格雕版印刷技术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其自身特点将与中国书法、绘画艺术共冶一炉,流芳于世。
工艺价值
德格雕版印刷技术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如经文的印刷被分为15道工序:裁经、泡纸、兑墨和研磨朱砂、印刷、晾晒、洗版、入库、分页、校对、装订等,其中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和要求之高,是其他类似生产难以企及的。如此精细的印刷工艺,在整个藏印经院乃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这些生产技艺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它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基因,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
经济价值
首先,德格雕版印刷技术的保存与发展,可解决当地相当数量的人员就业问题;其次,德格印经院所印刷的文献典籍不仅在中国广大藏区得到广泛传播,也被中国诸多博物馆和研究机构收藏,同时还远销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日本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一些重要典籍曾被亚、美、欧三大洲的著名图书馆收藏,因此可以出口创汇。
传承现状
由于制造的手工生产成本颇高,工艺复杂,藏墨生产工艺尚未恢复等问题都没有解决,加上活字版技术又被更先进的电脑照排所替代,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传承遇到了困难,亟待对此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实现传承,使中华民族的一个耀眼的文化遗产能够长留于世。
传承人物
彭措泽仁,男,1955年10月出生。2007年6月,彭措泽仁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德格县申报。项目名称: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
保护措施
1996年11月20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德格印经院被列入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2000年,印经院请一位80岁的老人教年轻人造藏纸,初步抢救了这门传统技艺。
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人彭错泽仁前后收徒弟50人左右。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德格县文化馆获得“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2年2月,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项目保护单位德格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