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江苏省南京市传统手工《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阿标
2024-03-27 22:19:51
0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是南京的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约起源于唐朝。公元1866年(清朝同治五年),中国近代佛教文化复兴的奠基人杨仁山等有识之士创办了金陵刻经处,传承金陵刻经印刷技艺。20世纪四五十年代,经历战火洗礼,仍得以保存。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传承保护,发展迅猛。

2006年5月20日,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79。

历史渊源

2

自先秦以来,就有将文字刻石,以拓印流通之法。然石材于取料转运、雕刻修改,多有不便,遂逐渐以木版代之。至此,雕版印刷之术正式成为隋唐以后,中国文化承载传播之主流。据史料可知,中国雕版印刷术当起始于公元7世纪之民间,用于印刷佛教经像。唐玄奘法师(600-664)就曾用回锋纸印制普贤圣像,施于四众。而现存标有纪年之雕版印刷最早实物,即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馆之公元868年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之《金刚经》。

公元1041—1048年,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的创始人毕升(约970—1051)在总结了前代雕版印刷的经验基础上,经过反复钻研试验,制作出了以胶泥为原料的泥活字。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划时代革命,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用泥烧制的活字很容易破损,后来还是以木头作为原料刻制活字,但由于种种原因,活字印刷术并没有在中国得到广泛普及,书籍仍以雕版印刷为主。

15世纪中叶,德国谷腾堡(Johannes Gutenberg,约1394—1468)改良木活字印刷术后,正式掀开了西方近代印刷术的篇章。19世纪初,西方近代印刷术与印刷油墨同时传入中国。公元1843年,英国传教士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1796—1857)在上海创办墨海书馆,标志着现代铅活字印刷术正式进入中国。在此后短短的几十年里,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术,急剧衰退,濒临灭绝。

公元1866年,杨仁山居士住持刻印的《净土四经》既标志着金陵刻经处的创立,也标志着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在金陵刻经处传承使用的肇始。

1980年刻经处得到完全恢复,面貌一新。1981年恢复刻经流通业务,古老的雕版印刷(木刻水印、线装函套等)工艺也得以恢复,还添置了先进的现代化印刷设备,以满足全球信众施资印赠佛教书籍的需要,继续为佛教界和知识界提供木刻版佛经,使金陵刻经处至21世纪仍为世界范围内的汉文木刻佛经出版中心,深受国内外佛教界的赞赏。

传承保护

1

传承现状

手工印刷的线装经书比平装机印的经书成本要高,价格也贵,其购买对象相对固定,这些状况限制和影响了刻经的生产流通。金陵刻经处仅有2名刻工,传承问题突出,刻经技艺随时有失传的可能,需要采取措施加以发掘、抢救和保护。

传承人物

马萌青,男,1963年9月出生。2012年12月20日,马萌青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南京市申报。项目名称: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保护措施

2016年7月21日,古籍保护与修复技艺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在南京艺术学院开班,结合金陵刻经印刷技艺进行培训。2016年12月27日,金陵刻经处传习所的成立,将为积极推动宗教典籍的保护与整理,为进一步保护与发展“金陵刻经印刷技艺”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并将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7年11月18日,金陵刻经处接受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的校外实训基地授牌,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再增传习平台。

2018年7月22日,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口述历史,非遗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南京开展为期五天的参观学习,通过田野调查,对于金陵刻经印刷技艺项目有了大致了解,为后续制作南京非遗纪录片打下了理论基础。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金陵刻经处获得“金陵刻经印刷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金陵刻经印刷技艺项目保护单位金陵刻经处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相关内容

非遗 | 江苏省苏州市传统...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江苏省苏州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2024-03-27 22:45:22
非遗 | 江苏省苏州市传统...
制扇技艺,江苏苏州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
2024-03-27 22:27:30
非遗 | 江苏省南京市传统...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是南京的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
2024-03-27 22:19:51
非遗 | 江苏省扬州市传统...
雕版印刷技艺,江苏省扬州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
2024-03-27 22:16:00
非遗 | 江苏省扬州市传统...
扬州漆器髹饰技艺,江苏省扬州市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
2024-03-27 18:00:54
非遗 | 江苏省苏州市传统...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江苏省苏州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2024-03-27 16:59:01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非遗 | 河南省信阳市传统音乐... 信阳民歌是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传统民歌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信阳民歌经...
非遗 | 浙江传统舞蹈《龙舞(...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距现代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长兴百叶龙舞蹈表演时,荷花...
非遗 | 四川省布拖县传统音乐... 口弦音乐,流行于四川省布拖县、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的传统音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