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传统音乐《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
阿标
2024-03-31 21:26:56
0

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是哈萨克族民间器乐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在冬布拉、库布孜、斯布孜额等哈萨克族传统乐器的独奏曲中,有一批特别优美抒情、悠扬婉转的乐曲,哈萨克人习惯将这些乐曲称为六十二阔恩尔。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的主要演奏乐器有冬不拉、库尔孜、斯布孜额。冬不拉可用各种演奏技巧奏出多变的音色;库布孜可奏出单纯而富有感情的旋律;斯布孜额则可奏出古朴的持续长音。这些音乐表现出哈萨克族人独有的音乐审美观念。

2008年6月7日,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Ⅱ-126。

历史渊源

1

15世纪中期,哈萨克汗国建立以后,文化艺术也得到空前繁荣,流传于各部落的民间故事史诗、音乐舞蹈,在语言、文字逐步统一的条件下,得到相互传播。这时出现了“沙勒——色尔”形式的专门以演唱活动为生的民间艺人班社,许多歌颂历史人物、民族英雄、赞美自然、动物、花鸟,描写人物情感,歌颂纯真爱情,反映人民疾苦,劝诫世人的乐曲、唱词舞蹈被这些民间艺人搜集整理。他们把原来单一的“篑”乐曲进行了扩张,变成集音乐舞蹈、演唱于一体的综合演唱活动。

哈萨克汗国(明代中期)至清代,是哈萨克“篑”的兴盛期与“六十二阔恩尔”的形成时期。流传下来的“阔恩尔”,除已搜集到的《阿克鹘阔恩尔》(白天鹅之歌)、《巴特尔巴格》(勇士的荣耀)、《吐尔帕尔吐亚格》(骏马奔驰)、《沙亚特沙孜》(狩猎欢歌)、《扎曼托勒高》(时代抒怀)等五部“阔恩尔”以外,据民间老艺人讲,还流传着“篑”或词曲已三世不全的“阔恩尔”数十首。

19世纪是冬不拉乐曲得到很大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先后出现了一大批作曲家演奏家,他们为哈萨克民族乐器冬不拉及其乐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六十二阔恩尔”的成套规模演唱的艺术形式,则逐渐冷落、沉寂下来。

基本特征

2

艺术形式

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包含“六十二套曲”,是一种综合表演的艺术形式,包括用民族乐器演奏;冬不拉弹唱、独唱、合唱、对唱等民歌演唱:单人舞、双人舞,集体舞等舞蹈;诗歌吟诵等内容。乐曲,民歌、舞蹈、诗歌等缺少哪一种艺术形式,六十二阔恩尔就成了不完整艺术。

表现形式

《六十二阔恩尔》中的每一部套曲都由一个主旋律和若干变奏曲组成,其中每一首乐曲既是《阔恩尔》主旋律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具有和声特色的独立乐曲。套曲具有曲调丰富,结构严整的共同特点,而每组套曲是各有独特的风格。

表演时长

民间历来有“富人家的喜事三十天娱乐。四十天庆典”的说法。娱乐庆典上,《六十二阔恩尔》是重要的表演内容。按每部《六十二阔恩尔》唱两小时,每天演唱两部计算,就要演唱三十天。

演奏特点

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通常讲述着曲折而感人的故事,抒发演奏者深沉而真挚的感情。它们的速度一般为偏慢的行板;演奏时,不炫耀技巧而讲究韵味。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让听者去了解哈萨克人的历史,洞察哈萨克人的心灵,感受草原文化所特有的纯朴、率真、醇香、厚重。冬布拉、库布孜、斯布孜额这三件乐器各有特色:冬布拉可用左右手的各种演奏技法,奏出多变的音色:库布孜奏出单纯而富有感情的旋律;斯布孜额则是古朴的持续长音。这一连串流动的乐音都沁入到了每一个听众的心田,表现出哈萨克人独有的音乐审美观念。

代表作品

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代表作品有《凯鄂斯阔恩尔》《撒勒阔恩尔》《铁勒阔恩尔》《玛依达阔恩尔》《阿克鹘阔恩尔》等。

传承保护

3

传承价值

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承载和记录着哈萨克人民对祖先和民族历史的记忆,其中五声、七声的不同乐曲彰显了哈萨克民族的多源性及哈萨克音乐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蒙古族、汉族、突厥语各民族、印欧语各民族碰撞交融的状况,具有历史学、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艺术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传承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统语言的消失,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急需抢救扶持,保护传承。

传承人物

库尔曼江·孜克热亚,男,1964年6月14日出生,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项目代表传承人,申报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保护措施

为了抢救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濒临失传的危险窘境,伊犁哈萨克自治州1996年开展搜集和整理工作。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保护领导小组。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歌舞团获得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项目保护单位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歌舞团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相关内容

非遗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蒙古族绰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2024-03-31 21:52:42
非遗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库姆孜是柯尔克孜族独有的古老弹拨乐器,“库姆孜”柯尔克孜族语意是“...
2024-03-31 21:49:20
非遗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哈萨克族冬布拉艺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鲁木...
2024-03-31 21:46:31
非遗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维吾尔族鼓吹乐是新疆天山南北各维吾尔族聚居区广泛流传的一个民族器乐...
2024-03-31 21:32:58
非遗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03-31 21:26:56
非遗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维吾尔族民歌(罗布淖尔维吾尔族民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传统音...
2024-03-31 17:51:06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非遗 | 河南省信阳市传统音乐... 信阳民歌是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传统民歌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信阳民歌经...
非遗 | 浙江传统舞蹈《龙舞(...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距现代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长兴百叶龙舞蹈表演时,荷花...
非遗 | 广东传统舞蹈《狮舞(... 狮舞(广东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的传统舞蹈,为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申报的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