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非遗文化《河间歌诗》
阿标
2024-03-14 16:54:58
0

1

河间歌诗是汉代以来河北民间口头文学的杰出代表,是当代《诗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间歌诗流传于河间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的冀中平原腹地,因位于滹沱、中堡二河之间而得名(另一说为九河之间)。河间歌诗以二胡、古筝等乐器伴奏,自娱自乐。

2006年5月20日,河间歌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Ⅰ-21。

历史渊源

3

《诗经》十五国风是先秦口头文学的经典代表之一。初传《诗》多家,鲁、齐、韩三家《诗》失传,只有《毛诗》一家传下来。毛诗由毛亨、毛苌叔侄二人传于世间,其发祥地就在今河北省河间市。秦始皇焚书坑儒,诸家经典多遭焚毁,荀子的弟子毛亨来到河间国武垣县(即现在的河间市)隐居。他在整理古文《诗经》的基础上,开始作《诗经诂训传》。在《诗经》传播的同时,河间出现了歌诗。“河间歌诗”起源于汉代,历代相习,河间还流传着用古韵吟唱的《诗经》中的《关雎》、《蓼莪》等民歌。

河间歌诗吟唱的是中国文学最早的源头性作品《诗经》,是两千五百年前华夏古风的口头遗留。诗词一般都是可以谱曲演唱的,河间历史上每到清明、重阳及民间庙会、官方仪礼,都有行唱的习惯,因此如今流行河间的曲艺、地方戏曲的一些行腔调式,在一定程度上受河间歌诗的影响,如起源于河间的西河大鼓,据分析跟河间歌诗的调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诗经》中有少量诗歌称为“笙诗”,在演唱时是用笙伴奏的,河间笙班普遍,1990年统计尚有73班,虽然后来已演变成多为婚丧、祭礼伴奏或自娱自乐,但据民间传说是由河间歌诗而来,笙班的一些古谱有可能即为河间歌诗的曲谱。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2

河间歌诗是汉代以来民间口头文学的杰出代表,河间诗经村等村落一直保留着吟唱《诗经》的“活态”文化。河间歌诗是一种古老的集民间文学、音乐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是《诗经》以口头形式在民间千百年来传承不断的独特载体,也是当代《诗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学、史学、音韵学、民俗学等方面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河间歌诗的《诗经》本身是周代历史的艺术载体。歌诗中包含着丰富的周代民俗文化、官方文化等人文内涵,并且是其他史料所不能代替的。歌诗中含有大量周代天文、地理、动植物等自然和农牧科学信息。由于河间歌诗的影响,河间历代诗人很多,历史上出现了一定数量的诗集、词集,如北齐的《毛诗述议》、唐代的《刘长卿集》等。

传承现状

河间既是《毛诗》的发祥地,又是《诗经》文化的传授研究之处。一代又一代的《诗经》学者为《诗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自汉“古歌”到明代裘本固一直在传唱“河间歌诗”,传承脉络清楚。但如今传承人年事已高,难以为继,亟待抢救、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歌诗原有的吟唱群体和依存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歌诗舒歌缓调、咿呀哼唱的表演风格,不便于年轻人欣赏和接受,一些掌握素材及会用古韵吟唱《诗经》的人年事已高,传承出现了困难,亟需对歌诗笙谱进行抢救挖掘和记录整理。毛公书院、毛公祠等重要相关遗迹也需进行修复,为歌诗的传习、研究活动提供场所。

保护措施

河间市加强了对传承人的保护,2002年,河间市组织举办了河间歌诗研讨,修复了毛公墓并进行了公祭及吟诗活动,对河间歌诗及诗经文化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搜集了一定数量的相关民间文学、诗文、著作及文物。

对传承人人的作品进行录音、录像、拍照和文字记录,把传承人的作品、歌唱活动、传承活动、日常生活情况等进行全景式记录储存,并且要追踪性地进行观察研究。做好歌诗笙谱的挖掘抢救。

坚持以人为本,让传承人身体健康,头脑清醒,以便很好地传承歌诗艺术。对一些掌握素材及会用古韵吟唱《诗经》的老艺人进行抢救性保护。

要支持和帮助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包括带徒教唱、学校课堂演唱和一定场合的演唱活动。要充分利用原有的歌诗演唱庭院、厅堂,也要让传承人更多地走出固定场所,在街道、校园、田间地头、工地或多种演艺场所进行歌唱。要提高传承人的社会知名度,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学习歌诗艺术。要举行带徒仪式,制订带徒传授的年度计划。

进一步搜集整理河间歌诗及河间诗经文化,保护好毛公墓、毛公书院、毛公祠及与歌诗有关的地名等重要相关遗迹。

在不破坏歌诗原作的情况下,改革创新,实验进行一些实景或舞台布景的配乐演唱,提高歌诗艺术的舞台表现力和观赏性。恢复歌诗传统吟唱的一些场景,开展体验武传播普及。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相关内容

中国传统非遗文化《河间歌诗...
河间歌诗是汉代以来河北民间口头文学的杰出代表,是当代《诗经》文化的...
2024-03-14 16:54:58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非遗 | 河南省信阳市传统音乐... 信阳民歌是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传统民歌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信阳民歌经...
非遗 | 浙江传统舞蹈《龙舞(...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距现代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长兴百叶龙舞蹈表演时,荷花...
非遗 | 广东传统舞蹈《狮舞(... 狮舞(广东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的传统舞蹈,为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申报的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