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调声,是海南省儋州市民间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儋州调声是仅流传于海南省儋州市一地并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传统民间歌曲,儋州调声产生于西汉时期,在中国近代得到发展,儋州调声用儋州方言演唱,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感情热烈,可歌可舞,被誉为“南国艺苑奇葩”。儋州调声主要特色是男女集体对唱,把唱歌与舞蹈融为一体。
2006年5月20日,儋州调声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14 。
相传儋州调声产生于西汉时期,发源于儋州市北部的三都、峨蔓、木棠、光村等沿海一带地区。
自秦汉时期开始,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的移民陆续迁入儋州,他们的语言受到了当地土著方言和其他语言的影响,逐渐融合变成一种独特的方言,这就是“与高人、梧人言通”、“声调颇异”的儋州话。用儋州话按其固有的韵律和声调演唱的儋州民歌就是儋州调声。儋州调声是独具一格的儋州民间艺术,它最初叫“欸(e)声”,儋州方言“edang”,又叫“耳声”、“倚声”、“抽调”。
北宋大文豪苏轼被贬居儋州时常为“夷声彻夜不息”而感动,曾用“蛮唱与黎歌,余音犹杳杳”等诗句生动地记述了儋州这种民间音乐艺术的魅力。到了清朝末期以后,儋州调声艺术逐渐地发展和完善。可是,由于社会的变革,调声这种民间艺术的发展时起时落,后来逐渐走向衰落的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儋州调声得到了抢救、传承和发展。1954年,儋县调声队曾到北京、广东等地参加全国、全省民歌汇演。
20世纪60年代,音乐界的关慧棠到儋州采风,改称“调声”,后来就一直沿用下来。到了“文革”期间,人们把儋州调声当作封建文化,加以批判和限制。改革开放后,儋州调声得到解放。
1980年,儋县县委在古镇中和举行全县赛歌会,调声艺术又重新搬上了舞台。
传承价值
儋州调声虽然是汉族民歌,但其伴随的一系列民俗却迥异于其他地区的汉族传统,而自身的特点也未见于其他民族的歌种。它是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的产物。对调声的考察,有助于了解海南音乐的发展过程,同时也可以更具体的了解儋州地区各民族文化融合的方式和过程。
传承现状
虽然相对海南省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儋州调声的生存现状相对较好,但在现代化、全球化浪潮下,仍然受到了冲击。自20世纪80年代后学唱调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更多人涌向了流行音乐。原来只属于年轻人的调声,现在变成了中老年人的表演。随着老艺人的离去,这个曾普及整个儋州的调声也将面临断层和失传。
传承人物
唐宝山,男,汉族,1949年生,海南儋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儋州调声代表性传承人,海南省儋州市申报。
保护措施
1980年—1984年儋县文化馆组织有关人员开展调声采集工作,共收集整理调声600多首,并从中挑选出200多首,编印成《儋县调声及其他》册子。
为了抢救儋州调声,儋州市历届领导和文化部门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如决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也就是传统的中秋节为儋州调声节,儋州文化馆就组织了有关人员整理调声1000余首,编辑成歌集。此外儋州市还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成立儋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心、市调正山歌协会,积极开展民间调声活动及抢救保护;鼓励支持业余调声队,开展调声活动。
2005年儋州调声被列为首批海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儋州市文化馆获得“儋州调声”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项目保护单位儋州市文化馆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上一篇:音乐非遗文化《崖州民歌》
下一篇:音乐非遗文化《石柱土家啰儿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