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大鼓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鼓书暨鼓曲形式,传统曲艺曲种之一。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于周边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在流传过程中曾有过“大鼓书”、“梅花调”、“西河调”、“河间大鼓”和“弦子鼓”等名称,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被定名为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创始人一般认为是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起源时间约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早期,西河大鼓以说唱中、长篇书目为主,如《杨家将》、《呼家将》等。西河大鼓进入天津后,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著名艺人,产生了北口朱(化麟)派、王(振元)派,南口李(德全)派、赵(玉峰)派,以及20世纪40年代由马增芬及其父马连登创立的专工短段的马派,使西河大鼓流派纷呈,展现出多彩多姿的艺术风格。
西河大鼓的表演形式为一人自击铜板和书鼓说唱,另有专人操三弦伴奏。其唱腔简洁苍劲,风格似说似唱,韵味非常独特。西河大鼓的传统书目,有中长篇150余部,小段370余篇。内容大部分是历代战争故事、历史演义、民间故事、通俗小说、神话故事和寓言笑话等。其中不少书目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情节曲折,语言生动,继承了中国民间文学的优良传统。
表演形式
西河大鼓属于鼓曲类曲种。表演方式十分简单,演员左手持两片钢板,磕打有声,右手以鼓键子击扁鼓,鼓板配合击打,为演唱按节,另有乐手弹三弦为演唱伴奏。有说有唱,说唱相间,叙述故事。一人说唱,称“单口”;二人合演,称“对口”。伴奏乐器,起初主要是大三弦。后来,有的演出团队为了增加音乐效果,又加了四胡、扬琴、琵琶等。
西河大鼓的表演,分“说书”、“唱段”两类。
说书有说有唱,说唱相间,叙述完整的故事。书目基本是中长篇。长篇书又名“蔓子活儿”,往往连续演唱数月。中篇书又名“巴棍儿”,一般可以连演10余场。中篇书大都是实口实词,创作时间比较早,艺术水平比较高。
唱段是通篇歌唱,没有说白。一个唱段,唱词大约100—200句。它表现的只是故事的片断,或具娱乐性、抒情性的诗词。另有“书帽儿”,又名“小巴札儿”,唱词仅数十行,多系笑话儿、巧说之类。一般用它在正书开演之前“垫场”。
基本调式
西河大鼓是板腔体,在西河大鼓的本体唱腔内,有一个曲调是最基本曲调(其他腔调均由此而衍生、发展)。西河大鼓的基本曲调与京韵大鼓等板腔体曲种所不同:
京韵大鼓的整体唱腔是单一的调式——宫调式(虽然有少量微调式乐句,但并未形成微调式乐段),这与基本唱腔(平腔)的宫调式是一脉相承的,调式关系比较简单。
而西河大鼓的调式关系较为复杂,整体唱腔的调式是成段落型的以徵、宫为主的调式交替形式,即下把位、中把位的交替,每个把位常是连续几个乐句。(在西河大鼓界,艺人们为三弦伴奏方便,习惯将落尾音归为“把位”称呼。落音3为上把位,落音5为中把位,落音1为下把位。中把位和下把位由于具有调式的稳定性,故实际是微调式和宫调式。但上把位尚不足以确定为角调式。)
华彩腔调
这类唱腔的主要部分来源于西河以外的姊妹艺术(西河大鼓奠基人之一的朱化麟演唱“双高”时,常有插话解说云:众位,这个腔调是从“西城调”里摘来的,因此叫做“双高慢西城”——摘自钟声《西河大鼓基本曲调与发展》,经长时期磨合,已经与西河风格相统一,但仍保留了一定程度的自身色彩,如调式、句型结构等。正因如此,才博得西河艺人们的钟爱,被用来丰富了西河唱腔;此外也有一些是由西河本腔里变化发展出来,由于具有明显的华彩性并形成固定的模式,也被冠以名称当作特殊的华彩腔调应用。
书鼓,扁圆形的小鼓,比京韵大鼓的书鼓略小。演奏法与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相似。
铁片,又名“犁铧片”。是两个半月形铁片(也有一片是半圆形,另一片是长方形的),近期中又有使用铜片的。此乐器发音玲琅清脆,是一种起着良好点缀作用的打击乐器。在前奏、间奏和过门中它奏出华丽的节奏;而在唱腔的同时则专司节拍,每点一下,即为一板(“点”就是两片相击后,控制其摇动而发出“得得”之声)。
据说此大鼓从前也有使用木板伴奏的。
三弦,主要的伴奏弦乐器,它与京韵大鼓中大型的三弦完全一样,希参阅《京韵大鼓概述》。此处不另赘述。
四胡,这是在近期中所加上的伴奏弦乐器,关于这一点,大概也像京韵大鼓一样是受了梅花大鼓的影响。四胡在西河大鼓中是作为辅助的伴奏乐器,使用者并不普遍。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上一篇:曲艺艺术《南平南词》
下一篇:中国曲艺艺术《东北大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