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黑龙江省传统曲艺《鄂伦春族摩苏昆》
阿标
2024-03-26 11:02:57
0

鄂伦春族摩苏昆,“摩苏昆”是鄂伦春语,意为“讲唱故事”,是鄂伦春族聚居区的曲艺之一。

鄂伦春族摩苏昆多为一个人徒口表演,没有乐器伴奏,说一段,唱一段,说唱结合。其内容多讲唱“莫日根”的英雄故事,曲调多不固定。代表曲目有《英雄格帕欠》《宝贝年末日根》《坤玛布库末日根》等。

鄂伦春族摩苏昆主要流行于黑龙江大小兴安岭鄂伦春族聚居区,2006年5月20日,黑龙江省申报的“鄂伦春族摩苏昆”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43。

历史渊源

1

鄂伦春族摩苏昆是形成并流行于黑龙江大小兴安岭鄂伦春族聚居区的一种曲艺说书形式,形成于清代末期“庠苏昆”是鄂伦春语,意为“讲唱故事”,演出形式多为一个人单口表演,没有乐器伴奏,说一段,唱一擎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解段,说唱结合,“摩苏昆”是一种内容十分丰富的说唱艺术,含有悲伤地述说或喃喃自述苦情的意思,多讲唱“莫日根”英雄故事和自己苦难的身世j“摩苏昆”来源于生活,同时它的产生与宗教有密切的联系,萨满不仅是专门从事宗教活动的巫师,而且也是能歌善舞、会说能讲的表演艺术家,萨满大多数本身就是讲唱文学的创作者、传播音和继承者:“摩苏昆”是说唱结合的表演形式,曲调不固定,由说唱者自由发挥。故事有长有短,长的要讲上几天其至十几天,故事人物鲜明,语言生动,情节曲折,引人人胜。《英雄格帕欠》唱词达1900行,10万余字,运用比喻、夸张、排比、借代等多种修辞方法,生动地描述了格帕欠同恶魔斗争的故事。

20世纪,是鄂伦春族人民重要的娱乐和教化手段,同时又是其民族精神和思想的载体。

传承保护

2

流传现状

鄂伦春族摩苏昆遭到了现代化的强烈冲击,生存出现危机,亟需加以保护。

保护措施

2010年10月12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鄂伦春族“摩苏昆”第二期传承培训班在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开班,本期培训班主要以说唱传授为主,用语言和歌曲形式把鄂伦春文化传承下来。

2018年,国家级传承人孟淑珍在黑河市举办“摩苏昆”说唱艺术培训班,培训人数30人。

传承人物

莫宝凤,女,鄂伦春族,1936年生,黑龙江逊克人。其太祖母银太白、祖母菊西彦、母亲色吉彦等均为当地著名民间艺人。受家庭氛围的熏陶,继承了多段“摩苏昆”说唱。1983年,作品《撒满舞》获黑龙江首届少数民族文艺技艺奖。其演唱的《鹿的传说》《双鸟飞的传说》等多部作品被《黑龙江民间文学》《逊克民间文学集成》收录,为抢救、弘扬鄂伦春民间说唱做出了重大贡献。2006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民间十大杰出人物。2017年8月10日,莫宝凤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鄂伦春族摩苏昆代表性传承人。

孟淑珍,女,鄂伦春族。2018年5月,孟淑珍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入选非遗

2006年5月20日,黑龙江省申报的“鄂伦春族摩苏昆”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黑河市戏剧创作评论工作室(黑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鄂伦春族摩苏昆”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黑河市群众艺术馆。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相关内容

非遗 | 黑龙江省传统曲艺...
鄂伦春族摩苏昆主要流行于黑龙江大小兴安岭鄂伦春族聚居区,2006年...
2024-03-26 11:02:57
非遗 | 黑龙江省传统曲艺...
赫哲族伊玛堪是赫哲族人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品类和一种娱乐审...
2024-03-26 10:47:40
非遗 | 黑龙江省传统曲艺...
达斡尔族乌钦又作“乌春”,意为“民间叙事诗”,用达斡尔族语演唱,是...
2024-03-26 10:44:17
非遗 | 辽宁省黑龙江省传...
东北大鼓因一度盛行于沈阳,而沈阳于清末曾设奉天府,故曾有“奉天大鼓...
2024-03-25 16:31:17
中国曲艺艺术《鄂伦春族摩苏...
鄂伦春族摩苏昆多为一个人徒口表演,没有乐器伴奏,说一段,唱一段,说...
2024-03-15 14:47:40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音乐非遗文化《舟山锣鼓》 舟山锣鼓是流行于舟山一带的吹打乐样式,明清时期就在定海一带广为流传。最早起源于航海,船靠码头时用它来...
锣鼓书 | 上海地区流传民间曲... 锣鼓书以说唱形式表现,有道白、吟唱、独唱、对唱等。内容为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与宗教仪式无关,仅用以乐...
非遗 | 四川省梓潼县传统音乐... 文昌洞经古乐是四川省梓潼县的传统宗教音乐。起源于古蜀人的祭祀音乐,它因在四川梓潼七曲山用于谈演《文昌...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