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勒勒车是蒙古族地区的牛车,又名辘轳车。其起源可上溯到《汉书》所记载的“辕辐”。远在秦汉时期,匈奴人已懂得造车,公元三世纪的敕勒人更以造车称著。
勒勒车制作的原则本是就地取材、制作简单、拆装方便,从技术上来说,勒勒车的制作工艺并不太繁杂。
勒勒车是牧民流动的家,其特点是车轮大、车身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于草地、雪地、沼泽和沙漠地带运行,载重数乃至数百千克,用牛拉、马拉、骆驼拉都行。
由于牧区冬天雪深过膝、夏季草深、沼泽地多,勒勒车的车轮高大,这样制作的勒勒车轻便灵活,辕条短、轱辘大,不易倾倒,驾驭起来精干得手。在交通不发达的沼泽、草地、荒滩上自如地前进,很适应当地的山岭沟壑地形。
制作勒勒车通常主要以草原上常见的桦木为原料,这些树多生长在牧区的山岳地带。车轴、车轮、车瓦、辐条、轮心、车辕、车架,多用桦木做成,也有用松木、柳木、榆木、柞木、樟木等制成的。桦木质地坚硬,耐磕碰,车体又轻,着水受潮不易变形,适宜在草原、沙滩上通行。
制作勒勒车整体不用铁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修理。
选料
勒勒车的毂、辐、辆、轴、辕等部件需要选用质地较硬的桦、榆等木料,而车身的其他部件则对木料的硬度要求较低,可以用一般的木料。毂、辐、辆、轴、辕等是关键部件,要求耐磨、抗压、抗断裂,它们的任何一个部件的损坏,都会导致整车无法使用,而且修复也较麻烦。因此要求选用硬质木材,特别是对轴的硬度与抗损、抗断裂要求很高,蒙古族对车轴断裂十分忌讳,视为凶兆。传统的勒勒车全身均用桦木作为材料,后来随着桦木的减少,一些非关键部件也用其他质地稍软的木材代替。
烘干脱水与加工预件
木料选好以后,要经过两次烘干脱水处理。一次是把砍伐来的木料放一段时间令其自然风干,然后加工勒勒车的各个部件,先加工出一个大致的毛坯形状,然后置于烘干室中再进行一次烘干脱水处理,前后一般要用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待坯料彻底干燥之后,才加工制造出勒勒车的成形部件。一切部件都要预先制作好。其中对车毂的加工,要求精度较高。
装配
主要工艺流程包括车轮的装配、车轮与车轴的装配、车身的装配。车轮的装配是关键,技巧性很强,工艺复杂,对技术要求较高,没有经验的工人很难装配得合乎要求。其工艺程序是,先把车毂和车辐装在一起,在装配过程中要不断校验修正,以达到精度要求,特别是要保证车辐与车毂相互垂直、车辐之间等距以及车辐在车毂上居中。车辆与车辐的装配颇有难度,缺乏经验的工人是很难做到的。
装饰与外形保护
整车装配好之后是上漆装铁轴瓦、五星钉以及轿车外观的装饰等装饰与保护工序。
在技术方面,主要有同轴度校准、垂直校准、平正度校准、卯梅结构、卯榫插接、过盈配合等。工具方面,除了常见木工工具外,还有专用支架、靠齐工具、夹具等。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上一篇:中国手工艺术《明式家具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