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云南泸水传统节日《傈僳族刀杆节》
阿标
2024-03-20 23:02:18
0

2

傈僳族刀杆节,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的传统节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傈僳族刀杆节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流行于保山地区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傈僳族地区,表演者表演“上刀山”、“下火海”,表现了傈僳族人民不畏艰险的精神,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消除各种灾难。

2006年5月20日,云南省泸水县申报的傈僳族刀杆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Ⅸ—27。

历史渊源

1

在明朝时候,朝廷派兵部尚书王骥来边疆安边设卡。王尚书到职后,很快赶走了外来的侵略者,他体察边民的疾苦,积极帮助傈僳族发展生产,使傈僳族人的日子越过越好,受到傈僳族人民的爱戴。后来,王尚书遭奸臣的诬告,被调回朝廷。在农历二月初八的洗尘宴上,王尚书被奸臣用毒酒害死。当这个不幸的消息传到傈僳山寨时,气得人们摩拳擦掌,都想给王尚书报仇。为了纪念这位反抗外族入侵的人物及在战斗中牺牲的人,傈僳族决定将这一天作为“刀杆节”,并用上刀山、下火海等象征仪式,表达愿赴汤蹈火相报的感情,由此沿袭,逐渐形成传统。

传承保护

3

传承价值

刀杆节是傈僳族人民自然崇拜的产物,更是傈僳族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和不畏艰险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传承人物

李学强,男,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项目名称:傈僳族刀杆节,序号:02-0774,申报地区:云南省泸水县。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泸水市文化馆获得“傈僳族刀杆节”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傈僳族刀杆节”项目保护单位泸水市文化馆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相关内容

浓郁父爱:50款父亲最喜欢...
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努力工作、肩负无数责任,无论是为...
2024-06-15 19:45:04
非遗 | 贵州省黔南苗族传...
“水书”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水族先民创制的的雏形文字。水书习俗是水书...
2024-03-29 13:01:46
非遗 | 湖南省江永县传统...
女书习俗,湖南省江永县传统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
2024-03-29 12:56:43
非遗 | 中国农业博物馆传...
经历史发展,农历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
2024-03-29 12:56:12
非遗 | 广西壮族传统节日...
瑶族过去因其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曾有“ “过山瑶”、“红头...
2024-03-29 12:51:17
非遗 | 宁夏回族自治区传...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白色的圆帽。回族妇女常戴盖...
2024-03-29 12:44:17

热门资讯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广东传统舞蹈《狮舞(... 狮舞(广东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的传统舞蹈,为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申报的国家级...
非遗 | 中国传统舞蹈《南丰傩... 南丰傩舞俗称跳傩,是沿袭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驱傩”,历经漫岁月,不断改革、创新,逐渐演变而成的传统民...
非遗 | 河南省信阳市传统音乐... 信阳民歌是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传统民歌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信阳民歌经...
非遗 | 浙江传统舞蹈《龙舞(...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距现代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长兴百叶龙舞蹈表演时,荷花...
非遗 | 湖北省秭归县民间文学... 屈原传说,湖北省秭归县地方民间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屈原传说经国务院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