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二十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间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
经历史发展,农历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也就成为了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二十四个节气对于后世历书制作影响很大,它是中国传统气象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二十四节气原是依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着密切的关系。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等七颗星星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北斗七星是北半球(中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上古人们判断时节变化的依据。“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节令,“十二月建”是依据“二十四节气”而来的节气月。干支历将一岁(摄提)划分为十二辰(十二月建、十二月令),以北斗星的运转计算月令,斗柄所指之辰谓之“斗建”(又称月建)。在传统文化中,干支时间和方位以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图”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即,斗柄从正东偏北(寅位,后天八卦艮位)为起点,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前为一岁)。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北斗星斗柄指向确立的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循环往复。
西汉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土圭测日影(平均时间法)在黄河流域测定日影最长、白昼最短(日短至)这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均分24等份,每“节气”之间的时间相等,每个节气间隔时间15天。“土圭测日影法”划分的节气,把冬至列为“二十四节气”首位,始于冬至,终于大雪。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1645年起沿用至今)订立的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的方法,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排序上仍把立春列为首位),按黄经度数编排。也就是视太阳从黄经0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在赤道上),每当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黄道圆周360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每“节气”的“度数”均等、“时间”不均等。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划分的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发行纪念币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2年8月7日发行二十四节气(光阴的故事)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金银纪念币共28枚,其中金质纪念币4枚,银质纪念币24枚。
保护传承
“二十四节气列入‘非遗’,有利于提升这些节气的知名度、保护其文化内蕴。对二十四节气及其蕴含的优秀文化,如效法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观念,天人合一的智慧,及中国人对宇宙、自然的独特认识,要进行认真研究、探讨,以期有助于当今社会;对延续、传承几百乃至上千年的一些民俗文化事项,积极挖掘符合时代的内容,使其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
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7年5月5日,“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在浙江杭州拱墅区成立。
2019年7月,由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与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正式成立。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二十四节气项目保护单位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