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梆子,山西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东南部长治、晋城两市(古称潞安府与泽州府)。它在清代乾隆中后期已经盛行,嘉庆、道光年间班社林立,名伶辈出,剧目竞现,流派纷呈,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其音调高亢活泼,具有粗狂、健康的农民艺术特色。
2006年5月20日,上党梆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21。
2022年1月14日,中国戏曲学院宣布,上党梆子“非遗”剧种首次招生,并进入戏曲高等教育。
起源
关于上党梆子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它形成于泽州府(今山西晋城),一说它发源于今长子(今山西长治)一带。虽名梆子,实为昆(昆曲)、梆(梆子)、罗(罗罗腔)、卷(卷戏)、簧(皮簧)五种声腔同台演出的剧种。在其形成过程中曾受到蒲剧的影响,但与省内其他三大梆子迥然不同。上党梆子是一个古老的剧种。有人说在明末已有班社出现,尚未发现史实根据。最早见于记载的是昆曲:晋城市阳城上伏村大王庙戏台,有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九月十六日百顺班演出题壁,所唱《春灯谜》、《恩口口》、《双包计》均系昆曲或弋腔剧目。据在此后写下的40余条康、乾间的舞台题壁来看,至迟在18世纪中叶,上党梆子已经是一个拥有五种音腔的成熟剧种了。
上党梆子较早的一个职业班社是泽州府的“鸣凤班”。据晋城市青莲寺残碑记载,一个演唱上党梆子的鸣凤班,成立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前后。这个鸣凤班是已知的上党梆子较早的一个班社。晋城市青莲寺道光九年(1829年)碑载:“有鸣凤班者,行戏四十余年矣。”据说,在明朝末年,今晋城市阳城有一个女子叫“凤仙”,自幼喜爱戏曲。这个女子出嫁时,嫁给了晋城城区一个姓史的,与姓史的叫翱鸣的共同成立了戏班,取两人名字各一个叫为“鸣凤班”。1959年,发现在晋城青莲寺中佛殿的屏板上,有鸣凤班在道光十一年(1831年)十月十五日书写的演出剧目单,并列23出戏,其中《彩仙桥》、《对松关》、《大赐福》等都是上党梆子的传统戏。清代道光年间,上党地区的大戏班逐渐增多,这些班社的发展比较快,而且逐渐形成一种上党梆子特有的风格、旋律,并培养出了一些知名的演员。
兴衰
清咸丰间至抗日战争以前(1815~1937),是上党梆子的鼎盛时期。晚清时,壶关的“十万班”曾到北京和鲁西南演出。这一时期,这个剧种的职业班社多达200多个,有剧目千个,并造就了号称一代戏王的赵清海以及郎不香、申灰驴、曹火柱、都歧歧、靳伯庐、冯国瑞、王福成、段二淼、郭金顺、申银洞、赵德俊(金圪瘩)、温喜云、徐执中等名演员。后由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演戏日少,上党梆子日趋衰落。"七七事变"后,职业班社基本上停止了活动。
1934年,泽州艺人首赴太原公演,被称作“上党官调” 。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山西新军挺进晋东南,创建了太行、太岳根据地,给上党梆子带来了新的生机。活动在太行山区的作家赵树理十分喜爱、重视上党戏曲艺术,创作了现代戏《万象楼》,创作和改编了古装戏《邺宫图》、《韩玉娘》等,这些剧作弘扬民族气节,揭露奸伪丑态,激励反抗精神,由武乡县光明剧团、襄垣县农村剧团演出,很受观众欢迎。接着,《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三打祝家庄》、《白毛女》、《血泪仇》等剧也先后由上党梆子剧团演出。抗日战争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晋东南各地纷纷成立上党梆子剧团,为以后的繁荣发展,保留并培养了一批艺术骨干。
1959年,经蔡寒声先生提出,定下“上党梆子”这个名字。
据1965年不完全统计,上党梆子共有剧目七百出(其中梆子六百余出,皮黄九十余出,昆曲十余出,罗罗戏和卷戏各数出)。现存剧本四百余个。这些剧目,大部分都粗犷豪迈,淳朴健康,具有自己的特色。其中表现杨家将、岳家军的剧目较多。《闯幽州》、《雁门关》、《三关排宴》等代表性剧目。《三关排宴》经赵树理同志协助整理后,在1962年搬上了银幕。“文化大革命”中,上党梆子受到严重摧残。粉碎“四人帮”以后,重新勃发生机,涌现出《山村供销员》、《骏马岭》、《杀妻》、《还印》、《借粮》、《两地家书》、《西施》、《巧会虹霓》等一批新剧目。
传承价值
在中国北方地方戏曲中,上党梆子的声腔特点十分明显,其曲目的丰富性、以及对民间文化生活的依赖相融性、尤其是五种声腔的共存性,在全国实属罕见。昆、罗、卷戏已经消失于舞台,除少量上党皮簧外绝大多数是上党梆子剧目。
保护传承上党梆子,对丰富晋东南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传承现状
由于受到现代文化和经济大潮的冲击,上党梆子观众大量流失,演出水准逐渐下降,不少剧团被迫解散,后继人才匮乏,剧团前景堪忧,迫切需要采取措施,予以支持和保护。
传承人物
马正瑞,男,汉族,1939年生,山西泽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晋城市申报。申报项目:上党梆子。
吴国华,女,汉族,1958年10月生,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晋城市申报。申报项目:上党梆子。
张爱珍,女,汉族,1959年5月生,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晋城市申报。申报项目:上党梆子。
张保平,男,汉族,1961年1月生,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晋城市申报。申报项目:上党梆子。
张志明,男,汉族,1956年生,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长治申报。申报项目:上党梆子。
保护措施
山西省文化厅振兴山西戏曲战略决策的实施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山西省1988年振兴上党梆子调演于2014年在晋城市举行。这次调演就是要总结交流近年来振兴上党梆的经验,进一步推动上党梆子的综合治理,使这古老剧种扩大观众面,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2019年11月12日,上党梆子项目入选调整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评估合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上党梆子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陵川县文化馆(陵川县上党梆子传习所)。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