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剧,安徽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庐剧,原名倒七戏,又称小倒戏、小戏,另有别称花篮戏、采茶戏、灯戏、二小戏、三小戏、和州戏、倒祭戏、稻季戏等,流行于安徽省江淮之间的皖西、皖中和江南部分地区,是在皖西大别山一带的山歌、合肥门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锣鼓书、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因其创作、演出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定名为庐剧。庐剧的传统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部分,表演朴素而活泼,简单而真实,同时庐剧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鼓,早期庐剧用锣鼓伴奏,主要有堂锣、大锣、小锣三件打击乐器。
2006年5月20日,庐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57。
历史起源
庐剧最初形成戏曲化是在清嘉庆年间(1800年前后)。庐剧的相关的文献史料很少,已知较早的史料是1985年在安徽省巢湖烔炀河镇出土的一块同治七年(1868年)的石碑,该碑是清同治年巢县知县陈炳所颁布的禁令,其中一条为“近倒七戏名目”。这里的倒七戏就是庐剧。庐剧的起源前尚无定论,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庐剧起源于安徽皖中地区的门歌,二是认为庐剧起源于安徽大别山地区的山歌。
初期的庐剧,是以皖西大别山和淮河一带的山歌、门歌(门头词)和民间花篮舞、花鼓灯舞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三小戏。当时的演出大多采用唱一段舞一段的形式,舞蹈如“绕篱笆子”、“绕门转子”、“一条龙”、“剪子股”、“荷叶翻身”等,与淮河一带的花鼓灯相似。
发展过程
庐剧最初因其低俗的一面而被清朝官府严令禁演,许多班社和艺人也受尽摧残和侮辱。庐剧在发展过程中,曾受流行于皖西北的阜南和河南固始一带的“嗨子戏”影响,后来又吸收融合了湖北花鼓戏和淮河一带的“端公(男巫)戏”等剧种的部分剧目和唱腔,使自己不断丰富起来。庐剧班社早期不满10人,只能在农村草台演出生活小戏和折子戏。辛亥革命前后,曾一度和徽戏合班演出,称为“四平带折班”(“四平”指徽戏,“折”指庐剧小戏)。到了20世纪30年代,部分班社进入芜湖、合肥等城市演出,又与京剧合班,称为乱弹班。因此,在剧目和表演方面亦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解放前的庐剧多为私人班社,有职业戏班和农民农闲时候的草台班子,演出条件简陋,属于临时搭台唱戏。
新中国成立后,因国家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政策,安徽省、市政府整合了一些大的班社组建了安徽省庐剧团、合肥市庐剧团等国营剧团。在政策的鼓励和指导下,庐剧从不成体例的旧形态蜕变成正规的地方剧种。
20世纪50年代中期,庐剧进入短暂的发展鼎盛时期。1957年,安徽省庐剧去北京演出。1958年丁玉兰饰演的庐剧《借罗衣》拍成电影。
改革开放后,庐剧曾恢复昔日的辉煌,但由于根基不足,到80年代末由于艺术传播媒体的不断出现,庐剧面对严酷的竞争举步维艰。
传承价值
庐剧具有很强的吸收性、包容性和普及性,它在唱腔上吸收了地方民歌小调、山歌、情歌、麻城“高腔”等的音乐,表演上吸收了鄂东的“花鼓戏”、“端公戏”、“嗨子戏”等的手法,不少剧目中融汇进了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的观念和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庐剧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
具体来说,从庐剧的产生来看,其剧目充分反映了江淮地域文化和安徽文化的特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的地方剧种,庐剧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特别是来自广大农村的观众,在民间戏曲逐渐衰落的状况下,他们对庐剧的喜爱始终未变;庐剧虽只有数百年历史,但它内在的人文精神、生活习惯、行为范式、言语传承、心灵契合却是多种因素的历史积淀、交汇、融合而成,艺术特色十分突出。
传承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庐剧等安徽地方剧种举步维艰,同时,几乎所有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生存与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猛烈的冲击。传统庐剧生存困境有着很多原因,内因方面有方言多样,唱腔不统一,多为“腔”等问题;外因方面存在演出市场萎缩、管理体制死板、人才培养无力、宣传扶持不到位等因素。庐剧作品无论质量和数量都很缺乏,大多是传统剧目,新剧目少之又少,既无“高原”,也无“高峰”,陈词滥调、符号化、碎片化作品充斥着现有演出市场。
庐剧在20世纪50~80年代非常红火,但80年代后期,由于人才、市场、机制、投入等诸多原因,全省的专业庐剧团锐减,到2015年为止,仅存十余家,情势不容乐观。另一方面,民间庐剧职业剧团的私营班社发展红火,活跃在流行区的有两百多个。
传承人物
黄冰,男,1959年1月出生,2008年1月26日,黄冰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合肥市申报。项目名称:庐剧。
武克英,女,1941年4月出生,2008年1月26日,武克英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六安市申报。项目名称:庐剧。
丁玉兰,女,1931年8月出生,2009年5月26日,丁玉兰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合肥市申报。项目名称:庐剧。
孙邦栋,男,1929年出生,2009年5月26日,孙邦栋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合肥市申报。项目名称:庐剧。
保护措施
2017年3月,安徽省艺术研究院申办的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庐剧作曲人才培养”在合肥启动,汇集省内外学员30余人,包括戏曲从业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为期40天的理论课程和采风创作,解决庐剧作曲、编剧人才匮乏的问题。
2018年4月,合肥市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支持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要积极筹建“庐剧艺术传承中心”,通过数字化等科技手段,加大对庐剧等现存地方戏曲文献、资料及老一辈戏曲艺术家舞台影音资料的抢救性记录和保护。
2018年7月,为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与传承创新情况,更好地保护与宣传庐剧,安徽巢湖学院组建庐剧传承与创新调查团队,开展调研与实地考察。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合肥演艺股份有限公司、六安市皖西演艺传媒有限公司获得“庐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庐剧项目重新认定保护单位为合肥市庐剧院有限公司。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