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安徽河南湖南地区传统戏剧《目连戏》
阿标
2024-03-25 15:39:43
0

2

目连戏是以宗教故事“目莲救母”为题材,保存于民俗活动中的古老剧种,是有据可考的第一个剧目,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戏祖”。

目连戏将佛教与儒家所主张的孝道结合起来,成为中国古代戏曲中以佛经故的理论事为题材、影响广泛的一出戏,也是佛教与中国戏曲结合的代表作之一。其最早文字记录见诸于南宋盂元老撰《东京梦华录》,明万历年间,安徽祁门清溪人郑之珍在过往杂剧、变文及传说等的基础上撰写出《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大为流行,不仅原有目连戏的声腔剧种多以之为演出蓝本,且在北方流传开来。清代,目连戏的演出遍及全国,并进入宫廷。目连戏一度广泛流传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山西、福建、河南等地,随着佛教的传播,目连戏甚至远传到东南沿海及川滇等地。其中以安徽省徽州目连戏、湖南省辰河目连戏和河南省南乐目连戏为代表。

目连戏是个复杂的文艺现象,是各种思想历史积淀,它涵盖多元思想,包容多种艺术。在思想内容方面溶合儒、释、道三家思想;在艺术形式上,目连戏演出时,有脚色行当、唱做念打,包容各种杂技、歌舞、百戏,以及大量的民间风俗,并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矛盾冲突的安排,具有结构艺术的整体性,对研究中国戏曲的形成及发展衍变都是一个极好的剖析个例。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目连戏(徽州目连戏、辰河目连戏、南乐目连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剧种源流

1
目连戏,传统戏曲剧种,专演“目连救母”戏文。其故事源于《经律异相》、《佛说盂兰盆经》等佛教经典,至唐、五代时,出现多种有关目连的变文,故事渐趋完整。它与各种艺术的崛起,及佛教的兴衰都曾发生过历史性的联系。唐代人改编成说唱文学《目连救母》,北宋时始有连演 7天的《目连救母》杂剧。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到了明代,《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等传奇剧本相继行世,多以目连母被打入地狱,受到各种磨难、报应,目连不避艰险,遍游地狱寻母,求佛救母为主要情节,同时宣扬了封建孝道、宗教迷信和因果报应。戏中穿插了不少杂耍表演,如度索、翻桌、蹬罈、跳索、跳圈、窜火等。以及许多可以独立的民间故事短折戏,如《下山》、《哑子背疯婆》、《王婆骂鸡》、《赵花打老子》等。到了清康熙年间,皇家曾搬演目连救母传奇。乾隆年间内廷又编演了《劝善金科》,全剧240出,10天演完。
明初,安徽南陵已有以搬演目连戏为主的戏班。之后,安徽的泾县、旌阳、宣城、太平,江苏的溧阳、宜兴,浙江的绍兴、新昌、开化,江西的婺源以及湖南、四川、山西等不少地方都有目连
戏班或目连戏演出。目连戏经历了由民间进入宫廷,经过宫廷整理、提炼、完善,再走向民间的过程。目连戏近代已遍及全国,尤以南方流布最广,福建、浙江、江西、四川、贵州、湖南等省都有各自的目连戏。无论何地的目连戏,均以傅相广结善缘升天堂、刘氏背誓开荤下地狱、傅罗卜(目连俗名)皈依佛法救母亲、终至合宅超升的故事为主干。各地又加枝添叶,把与目连无关但与儒、道所提倡的忠、孝、节、义(或烈)的剧目组合拼装,成为目连大戏。
目连戏集戏曲、舞蹈、杂技、武术于一身,有锯解、磨研、吞火、喷烟、开膛、破肚带彩特技和盘叉、滚叉、金钩挂玉瓶、玩水蛇、挖四门等舞蹈动作,及金刚拳、武松采花拳、五龙出动拳诸多拳路,服装、道具、化装、表演均有独特之处。演出唱腔古老,唱腔初为花鼓调,自清代改为大平调。其唱腔大多为高腔,以鼓击节,锣钹伴奏。后期有的也受徽戏和民歌小曲影响,改唱别调。基本唱腔是‚弋阳腔‛,即徽州腔、青阳腔,还有很大一部分唱腔是来自当地或外地流传的民间小调,还有的唱腔与齐云山的‚道士腔‛非常相似。以鼓击节,锣钹伴奏,不用管弦,上寿时则用唢呐。目连戏突破了曲牌的限制,巧妙地吸收了弋阳腔中“杂用乡语”特点,渐渐演变为独特的“徽州腔”。而流传于池州的目连戏又形成了红极一时的“青阳腔”,它与“徽州腔”一并称为“徽池雅调”,从而取代弋阳腔在剧坛上的位置,为后来徽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徽剧、川剧、汉剧、婺剧、昆曲、黄梅戏、桂剧、湘剧尚保留目连戏中的《双下山》、《王婆骂鸡》、《哑背疯》、《老背少》等折子戏。
目连戏的演出有“两头红”的说法,就是从太阳落山开始演,一直演到第二天的日出。它一共有100出戏,主要有“目连娘出嫁”“和尚下山”“挑经挑母”等。如果连续演出可以演七天七夜。目连戏演出中将“唱、做、念、打”融为一体,穿插以筋斗、跳索、蹬坛等杂技表演,在戏曲表演艺术上独树一帜,对其他剧种产生较大影响。目连戏的演出场所也与其他戏种有很大不同。“目连戏”并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整个山村都可以是表演的舞台。从这一点来看,目连戏更像一种祭祀活动。
已知的目连戏剧本,有明郑之珍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清张照的《劝善金科》,以及四川高腔《目连传》、绍剧《救母记》、莆仙戏《目连救母》等。也有不少短折,如《下山》、《定计化缘》、《戏目连》、《调无常》、《男吊》、《女吊》等,成为许多剧种的传统剧目。其中《双下山》(也叫《僧尼会》)、《哑背疯》(也叫《雪里梅》、《老背少》)、《王婆骂鸡》等,现今川剧、汉剧、婺剧、桂剧、绍剧、调腔、昆曲、湘剧等地方剧种尚保留演出。
文化大革命前,湖南的祁剧、辰河戏都能演全本《目连传》,后来绝迹舞台。1984年和1989年,湖南先后挖掘和演出了祁剧和辰河高腔《目连传》,并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录像;分别在祁剧团、怀化组织目连戏学术座谈会,有海峡两岸和日本、法、美、荷兰等国专家学者参加。戏中保留有许多戏曲原始曲牌和古老的艺术手段,戏中也有许多封建糟粕。挖掘不是提倡原封不动来演,而是为了研究。
目连戏是我国古老的民间剧种,也是历史上最为有名、剧目最多、保存最为完整、内涵最丰富、规模最为宏大的佛教戏剧。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有证可考的剧目,因此被视为戏曲的鼻祖。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相关内容

非遗 | 河北省安徽省地区...
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
2024-03-25 15:48:32
非遗 | 山西省河南省传统...
其起源有多种说法,据唐代贞元二年的临猗县龙岩寺石碑记载,有龙岩寺即...
2024-03-25 15:43:48
非遗 | 安徽河南湖南地区...
目连戏将佛教与儒家所主张的孝道结合起来,成为中国古代戏曲中以佛经故...
2024-03-25 15:39:43
非遗 | 河南省太康传统戏...
太康道情戏是河南省太康县的戏曲剧种之一。道情戏源于道教乐歌。因道士...
2024-03-23 22:28:46
非遗 | 河南等地区传统戏...
曲剧又称“高台曲”、“曲子戏”是在河南曲子和踩高跷的基础上,于20...
2024-03-23 22:10:15
非遗 | 安徽省淮河传统戏...
泗州戏,原名拉魂腔,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安徽省淮河两岸地区...
2024-03-23 18:44:02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非遗 | 河南省信阳市传统音乐... 信阳民歌是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传统民歌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信阳民歌经...
非遗 | 浙江传统舞蹈《龙舞(...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距现代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长兴百叶龙舞蹈表演时,荷花...
非遗 | 广东传统舞蹈《狮舞(... 狮舞(广东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的传统舞蹈,为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申报的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