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花鼓,陕西省商洛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商洛花鼓民间又称花鼓子、地蹦子,盛行于陕西省商洛市7县(区),尤以商州、丹风、镇安和柞水最为普遍。清光绪三年湖北郧阳遭受水灾,大批灾民进入商洛地区,带来了郧阳流行的花鼓戏,后逐渐改用商洛地区方言演唱,并吸收了许多商洛的民歌小调,最终形成商洛花鼓。商洛花鼓传统的唱腔音乐结构形式单一,音乐曲调流畅优美,历史年代久远,在戏曲音乐发展演变历史的研究中具有“活化石”的作用。
2006年5月20日,商洛花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61。
关于商洛花鼓的起源,说法颇多。据镇安、山阳艺人相传,商洛花鼓始于湖南,上传湖北,南由汉水传至安康、汉中一带;北由丹江传到丹凤、商县、洛南一带,进而传入关中。而据丹凤、商县艺人相传,商洛花鼓则是由汉代秦陇马上鼓吹乐衍变而来,原为军事操练和出征仪仗所用。范大成《桂海虞衙志》载,诸葛亮军中就置有吹乐队,以锣鼓悬系腰间,手指击之,口唱歌词,迷溃敌人。《敦煌拾零》、《隋唐演义》等书也有这样的记载,隋末瓦岗寨三十六兄弟,曾以“打花鼓”作掩护,计入敌营,救回了秦琼,故有“唐将班子花鼓”之说。
五代以后,花鼓进入民间。宋杂剧中的“大迓鼓”、“迓鼓舞”、“跑汉船”等,就是其艺术化了的舞段形式。
北宋时,王禹偁在《畲田词》、《赋得腊雪连春雪》两首诗词中分别记载了当时商洛古先民劳动歌舞的场面,这种以锣鼓击乐的表演形式与现代商洛民间的“八岔戏”、“小调戏”的音乐结构和表演形式极为相似,“田歌”也因此被认为是商洛花鼓戏的早期萌芽。
明末清初,商洛地区出现民间自娱自乐的小规模戏班,并有商州城隍庙、西关关帝庙、城内东门外土祠各建乐楼共三间戏楼。
道光五年(1825年),第一个有名称的戏班“商州双盛班”出现。自此以后至民国年间,商洛各地成立的各种戏班共有百余个,其中既有“三女班”这样的花鼓戏“窝子”,也有“唐将班子“这样自乐性质的半职业戏班。这一时期戏剧班社的活动对传播和发展商洛花鼓作用很大。
清光绪三年(1877年),湖北郧阳遭受水灾,许多灾民通过打花鼓卖唱的形式到处飘流,靠“化谷物”维持生计,人们将其所唱之调叫“化谷调”,以后逐渐衍称“花鼓调”,“化谷调”传至商洛后,与当地流行的山歌、小调融合,兼收渭南、华阴秧歌、迷胡小调,最终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并有动听、朴实之风格的商洛花鼓。
新中国成立前,商洛花鼓几濒绝境。
新中国成立后,大批民间戏班或被国有剧团吸收改造,或被以政令的形式解散,民间戏班向城市高度集中。从1956年的《夫妻观灯》开始,商洛花鼓首次实现了从民间“地摊子”小戏走向戏剧大舞台的成功尝试,从此开始了商洛花鼓的现代化改造过程。
传承价值
商洛属于秦楚文化交流之地,在商洛环境的孕育下,使得商洛花鼓地方色彩显著。商洛花鼓包含了秦风的自由奔放色彩,同时渗透有楚风的婉转细腻气息。例如《花强会》戏目,容纳了陕北秧歌的表演形式,附有秦文化特点。商洛花鼓汇聚了跑早船、秧歌以及跑魔女等地方特色,充分将秦地的地理环境与楚地的优美舞姿进行有效结合,突出商洛花鼓独特的地域性色彩。在商洛花鼓表演中,剧日增加了北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语言突出商洛地区的本色,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文化传承价值。
传承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商洛大量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在现代文化的影响下,农民的文化审美心理已经发生转变。在农村,原先依附于婚丧仪式的各种戏剧表演已经被现代意义的乐队所代替。文化生态环境已经给商洛花鼓戏的生存带来不利影响。
2011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商州市登记的民间花鼓艺人不足30人,且多数年龄老化,数十年未登台演出。录下来的原唱声带多数唱词不全,曲调不准,难以恢复。
传承人物
辛书善,男,1940年9月生,陕西省商州市人。2017年12月28日 ,辛书善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商洛市申报。项目名称:商洛花鼓。
保护措施
成立于1950年的商洛市剧团多次组织人力,深入山区调查研究、挖掘整理,将花鼓戏由原始的席棚、地摊搬上现代舞台。并吸收借鉴其他剧种和民间音乐之所长,对花鼓戏进行不断的整理加工、改革创新,使之在技术上逐步成熟、风格上更加丰富、艺术上日臻完善。商洛市剧团还设立传习所,举行“文化遗产日”,开展非遗进社区活动,并组织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洛道情》专题宣传片。
2017年06月12日,由商洛市文广新局、西安全科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商洛市剧团联合摄制的商洛花鼓戏曲电影《带灯》在陕西文投商洛国际影城首映,有效保护了商洛花鼓的传承。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商洛花鼓项目保护单位商洛市地方戏曲研究院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