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海南省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中国海南省黎族妇女创造的一种纺织技艺,它集纺、染、织、绣于一体,用棉线、麻线和其他纤维等材料做衣服和其他日常用品。
2006年5月20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19。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册)中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黎族就懂得了用木棉纤维纺织衣服。已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尚书·禹贡》记载:“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岛夷”指海南岛黎族先民,“织贝”是棉织品。可见黎族在战国时期前已掌握了棉纺技艺。
西汉时期已有精美的“广幅布”被征作为“岁贡”珍品。《后汉书南蛮传》有记载:“武帝末,珠崖太守会稽孙幸调广幅布献之,蛮不堪役,遂攻郡杀幸”。《汉书地理志》记载:“儋耳、珠崖郡,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
三国吴国人万震《南洲异物志》中叙述当时黎族先民已会用吉贝制作“五色班布”:“五色班布似丝布,吉贝木所作,任意小轴牵引,无有断绝。欲为班布,则染之一色,织以为布,软弱厚致。”
宋代黎族纺织已有很高的水平。北宋的方勺《泊宅编·卷三》云:“海南蛮人织为巾,上出细字,杂花卉,尤工巧,即所谓白叠布”。李琮诗有“腥味鱼中墨,衣成木上绵”之句。南宋的周去非《岭外代答·服用》云:“吉贝....雷、化、廉州及南海黎峒富有,以代丝纻。海南所织,则多品矣。幅极阔,不成端正,联二幅,可为卧单者,名曰黎单;间以五彩,异纹炳然,联四幅可以为幕者,名曰黎饰;五色鲜明,可以盖文书几案者,名曰鞍搭;其长者,黎人用以缭腰。”
元代,黎族纺织工艺传播全国。元人王祯记述,黎族的“吉贝布”已行销中国江淮川蜀等地区,“诸种艺作之法”和“茸密轻暖”的优良性能为人们所青睐。
清代黎锦是国内外贸易的珍品。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货语》云:“其出于琼者,或以吴绫越棉,折取色丝,间以鹅毳之绵,织成人物、花鸟、诗词,名曰黎锦。浓丽可爱。白者为幛,杂色者为被,曰黎单。四幅相连为黎幕,亦曰黎幔。以金丝者为上,又有花被假被。
传承价值
黎锦是黎族重要的社交、文化场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一些宗教仪式和各种节日,特别是婚嫁场合。黎族妇女都会为自己设计精美服装。作为黎族文化的载体,黎锦的传统纺织技艺是黎族文化遗产中必不可少的一 部分。
传承现状
20世纪50年代,黎族妇女普遍掌握黎锦工艺,到70年代已不足一半,当代已不足千人,且大多年过七旬。掌握絣染技艺的不足百人,掌握双面绣技艺的不足十人。掌握这项技艺的人大多年事已高,随着她们的相继谢世,人去技亡,黎锦工艺传承、记录、整理和研究已十分紧迫。再加上黎族地区属于贫困落后地区,缺乏保护遗产所必需的技术、设备和经费。
传承人物
容亚美,女,黎族,1955年生,海南乐东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申报,申报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刘香兰,女,1969年3月出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海南省五指山市申报,申报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符林早,女,1964年5月18日出生,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海南省东方市申报,申报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保护措施
2006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保亭县加大了保护力度,设立民族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列馆,认定传承人,建设传习所和传承馆,创建传承村,使传习活动能够常态化进行,还举办技艺比赛激发不同年龄层传承人的热情,并在职业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地建立培训基地,培养年轻人的兴趣。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东方市文化馆、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文化馆、乐东黎族自治县文化馆、五指山市文化馆获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项目评估合格,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东方市文化馆、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文化馆、乐东黎族自治县文化馆、五指山市文化馆获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