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端午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十五结束。端午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主要流行于汨罗江边楚塘、渔街、凤凰山、河市、归义、红花、新市、浯口、长乐等一带,端午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除了吃粽子、插艾挂菖、喝雄黄酒、赛龙舟外,还有雕龙头、偷神木、唱赞词、龙舟下水、龙头上红、朝庙、祭龙和祭祀屈原等特殊风俗。
2006年5月20日,湖南省汨罗市申报的端午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Ⅹ-3。2009年9月30日,“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作为端午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汨罗江端午节习俗,在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中记载较多。南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而观之。”唐初魏征纂写的《隋书•地理志》记载“荆州风俗”时,有着详细的记述:“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竞渡之戏。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诸郡率然。”
自隋以后,封建帝王为巩固皇权统治,推崇屈原的忠君爱国思想,十分重视端午节的竞渡活动。唐天宝七年(748年)唐玄宗李隆基颁敕重建汨罗屈子祠,定名汨罗庙,并将屈原纳入朝廷祭祀的历代十六位忠臣之列。唐代宫廷也兴办龙舟竞渡,并且开启皇家内廷龙舟竞渡的先河。后梁太祖朱温封屈原为昭灵侯,兴起对屈原封爵之风气。
北宋元丰五年,宋神宗赵顼封屈原为忠洁侯,元世祖忽必烈封屈原为清烈公。清康熙初年除端午节祭祀屈原外,还有春、秋二祭,其规格与祭孔不相上下,地点在屈原行祠。直到清末,利用端午节进行祭祀和纪念屈原的记载,屡见于史书。端午节的龙舟竞渡等民俗祭礼活动得到了传播和发展,并流传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传承价值
端午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具有作为久远的节日,是上古时期吴越水乡人民农耕文明的产物。端午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具有的演变、传承和发展,承载着中华民族对一位诗魂、国魂和民族之魂的膜拜,见证着楚文化走向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过程。
传承状况
随着社会的剧烈变革、经济的发展、现代文明的推进、外来文化的渗入等,传统文化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端午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传统文化的濒危原因主要表现有纯自然的破坏、乡村社会的萎缩、传统文化的失落、外来文化的侵蚀、端午文化的宣传不够、缺少有效保护与传承的机制等。 [3]端午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的文化内涵日益衰减,需要抢救和保护。
保护措施
20世纪80年代,汨罗市人民政府在《民间集成》的基础上,采取座谈、走访农户、实地调研等形式,通过记笔记、拍照、录音、录像等各种手段,多次对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进行田野调查,收集相关文字资料、照片、实物、音视频数据。同时,对相关习俗进行了认定、记录、建档,摸清了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的历史沿革、民风民俗、文化变迁、地理分布等状况。
2007年,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普及龙舟运动弘扬龙舟文化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从政策层面科学规划端午习俗的普及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湖南省文旅厅、汨罗市先后编制了《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保护规划》,将保存、保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把屈原、端午、龙舟文化传承保护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全域旅游规划、乡村振兴等各层面发展计划、政策和方案,通过规划的实施,推进端午习俗的传承发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汨罗市文化馆获得端午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项目保护单位资格。端午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的保护主体为汨罗市人民政府。端午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的传承基地为屈原纪念馆、汨罗市九子龙屈原龙舟有限公司、湖南省屈之源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屈子祠中学、城关小学。
岳阳市以及汨罗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评审委员会、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传承研究院、屈原文化研究中心等专门机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帮助把关“项目评审”“线索筛选”“材料收集”等环节,针对不同问题精准施策,提高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传承保护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端午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项目保护单位汨罗市文化馆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