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民歌,安徽省徽州地区的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徽州民歌起源于安徽省黄山市的屯溪、徽州、黄山三区和歙、黟、休宁、祁门四县,流传于古徽州范围内的绩溪、旌德、石台等县和邻省部分地区。徽州民歌是在先民的劳动生产中形成的,最早出现的为劳动号子。除此以外,徽州民歌还包括山歌、小调、歌舞及部分佛教、道教歌曲。 [1]
2008年6月,徽州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78。
徽州民歌最早起源于隋朝末年,其“滚声”唱法-——“哈哈腔”盛传在元、明两朝。明朝戏曲在各地兴起,明朝中期徽州民歌哈哈腔被吸进徽戏、青阳腔等地方戏曲中。明朝徽商盛行全国,哈哈腔随徽商的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徽商歌迷、戏迷们把徽州的民歌、徽戏被融入渗透在其它戏剧的唱腔中,成为南北方多种戏曲演唱、表演的特色招数。
公元1121年(宋徽宗宣和三年),朝廷改歙州为徽州,负责管辖歙县、黟县、休宁、祁门、婺源、绩溪这六个县。徽州人少山多文化交流和人流动规模较小没有多少外力干涉,在这样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徽州文化得到了良好的保存,徽州民歌就有了肥沃的土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政府对于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开始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对全国民歌的收集过程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徽州的音乐工作者开展了“挖掘、保护、抢救”徽州民歌工作。一改以往“徽州没有民歌,至少是个民歌贫瘠地区”的观念。
民歌类型
徽州民歌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民俗、童谣、歌舞等。徽州民歌从地域上来分,有歙县民歌、绩溪民歌、休宁民歌、黟县民歌和祁门民歌等,从内容上来分,有徽商民歌、生活民歌、劳动民歌、爱情民歌、时政民歌和游戏民歌等。
腔调唱法
徽州民歌“滚声——哈哈腔”古时徽州方言音韵称“花花腔”,也称“笑笑腔”,在古代官话中称之为“哈哈腔”。顾名思义,当时官话流传为“滚声——哈哈腔”。这种唱腔要求演唱者嗓音高亢、明亮、甜美、纯净,气息流畅 奔放。
徽州民歌中的劳动号子,当地人习惯称其为“喊号子”,如歙县民歌中的抬杠号子、锯板号子,整首只有“咿呀嗬咳”四个字,音乐个性粗犷豪迈、坚定有力,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山歌的歌词常带有即兴创作成分,音乐节奏相对自由,音调悠长,多使用自由延长音。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