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民歌是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传统民歌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原始的信阳民歌源于劳动生产、祭祀等各种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信阳民歌也越来越丰富。信阳民歌融入了楚、吴越等多时期文化,又受到南北不同文化熏陶。同时信阳民歌题材广泛,将历代的社会生活内容都涵盖在内,风格鲜明,影响深远。信阳民歌主要包括小调和劳动歌曲两大类型,其中小调、情歌多为无伴奏即兴演唱;灯歌、会歌往往以管弦或打击乐伴奏。
2008年6月7日,信阳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Ⅱ-79。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信阳市群众艺术馆、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信阳民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信阳民歌其悠久的历史不仅是传说而已, 据相关专家考证, 信阳民歌在秦朝时期就已经具有了多层次的文化底蕴, 同时融入了楚、吴越等多时期文化。
宋元时期的戏曲、曲艺兴起为信阳的民歌民舞打上了戏曲化烙印, 明清之际, 信阳民间乐班遍地开花, “高烛夜呼庐, 一唱百十应”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
清末民初兴盛期。推翻封建帝制以后, 信阳民歌打破了封建专制的束缚, 逐渐兴起, 广泛流传。
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地处大别山老区的信阳人民大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带领下,并没有畏惧残酷的斗争和恶劣的环境影响,始终进行着革命斗争。为了鼓舞广大劳苦大众的战斗士气,大别山人民坚信民歌对群众的积极作用力,他们始终坚持信阳新民歌的创作。为了对群众进行宣传组织,他们编排演唱出了“穷人调”“长江歌”等一些革命歌曲来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前行,同时随着红四方面军的不断发展壮大,人民群众心理充满了对革命必胜的信心,随后又出现了《反围剿歌》《送郎当红军》《红旗插遍大别山》等代表性的胜利之歌。
语言
因受地域影响,信阳地方语言既带着河南地方口音的韵味,又带有湖北地方语言这一独特特点,从而使信阳地区的民歌在音乐语言上具有刚柔并济的音乐风格。其精彩之处就是夹杂有方言土话,多采用平舌音,语言幽默通俗、有趣,语气性比较强,有种简单严厉的感觉。其歌词中方言部分的演唱更能直接体现信阳民歌的特有色彩,精髓部分就是把歌词中的方言演唱到乡土化。信阳民歌的歌词方言声调及旋律级进高低起伏有着高度的统一,这来源于当地民间艺人在填词谱曲时进行反复对比、思考、定位。只有使用本地方言来作才能真正表达出歌曲的地方色彩和情感的真挚性。
旋律
信阳民歌的旋律发展与发音特色有着很大的联系,只有使用本地方言才能使信阳民歌的旋律和调值的融合达到预期的效果。信阳地区民歌的曲体较一般民歌偏长,多为多段式结构,一般由三句式至四句式,五句式、上下句式为主的结构构成。节奏节拍上一般中速居多,如山歌小调类多为四二拍,叙事性民歌多为四四拍。有一些山歌也有散拍子和八九拍的作品,作品以多段式为主,一段旋律多段旋律演唱形式居多。
音阶
五声音阶在信阳民歌中占着主导地位。虽然有变宫、清角等一些相关的偏音,但是这些五音主音以外的便音时值较短,一般只是出现在弱拍弱位上,或者为经过音在作品中使用,很大程度上来说起着陪衬和装饰的作用,其旋律的支架仍然为五声音阶的本质和特色。
类别
信阳民歌属于典型的有着古老传统文化的汉族民歌,它形式多样、种类丰富、体系完整。根据歌曲题材信阳民歌大致分为了号子、山歌、田歌、风俗歌、小调、灯歌、儿歌、叫卖调八类,加上革命历史民歌、新民歌等其他种类约十余种之多。号子高亢热烈、山歌嘹亮悠长、田歌诙谐风趣、小调委婉缠绵、革命历史民歌热情奔放、儿歌童趣十足,每一种都具有其独特风采,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信阳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们社会生活实践, 以及内心的情感、思想、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