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传统音乐《阜新东蒙短调民歌》
阿标
2024-03-31 13:30:41
0

蒙古族民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主要流传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蒙古族民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产生并流行于辽宁省西北部的阜新地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混居的半农半牧地区,多用汉语演唱,篇幅短小,节奏齐整,节拍固定,喜用叠字、歌词简单、自由灵活。这种民歌按题材内容可分为酒歌、婚礼歌、祭祀歌、赞颂歌、情歌等,其代表作品有《送亲歌》《祭火歌》《六十三》《万里》等。

2008年6月7日,蒙古族民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105。

历史渊源

2

蒙古族民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产生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原位于蒙古勒津地区,形成于17世纪,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县志》记载:1637年第一任土默特右旗旗主善巴率领民众到蒙古勒津定居,蒙古勒津地区的各部居民原来过着游牧生活,迁居至该地之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从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向半农半牧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进而过渡到农耕的生产生活方式,过上了定居的生活。其歌唱方式由草原游牧时期的长调,经过半长调过渡到农耕时期的短调,这样短调就流传于蒙古勒津地区的街头巷尾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由于结束了长期的战争,生活变得稳定,与周边其他民族的长期交往,生活习俗和文化形式发生了变化,带来了文化的融合,民歌也从原本歌颂大自然,蒙古包的长调变为描写茅草屋、土墙等场景的短调,逐渐形成了具有农耕文化特色的新的艺术形式——阜新东蒙短调民歌。

20世纪80—90年代,阜新的许多村庄都不会说汉语。受汉族移民的影响,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产生了大量新的短调歌曲。这些短调民歌的创作者、演唱者和

听众主要是蒙古族人民。大量的汉族移民为这些短曲注入了新的音乐元素。

基本特征

1

基本类别

从题材上分,阜新东蒙短调民歌有酒歌、婚礼歌、祭祀歌、赞颂歌、情歌、讽刺歌、训喻歌、玛尼歌、儿歌等。有的歌颂英雄,有的赞美家乡风物,有的描写爱情生活,有的反映封建婚姻制度的迫害和束缚,还有的表现僧侣生活。其中歌颂英雄人物的短调民歌大多是根据真人真事编成,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鲜明丰满。

蒙古族民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有赞颂歌,主要赞颂英雄人物和事件,如《六十三》《海龙》《道尔吉曾格》《那木斯莱》等;情歌是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中的一部分,如《云良》《打雅波尔》《月香》《海棠白棠》等。

礼仪歌是蒙古族举行祭祀活动时唱的歌曲,有《呼和庙》《祭火歌》《关公颂》等;酒歌有《四季歌》《天上的风》《四海》《四河》《大清国》等。

玛尼歌是在民间宗教习俗活动“玛尼会”上演唱的歌曲,分主歌和副歌两个部分,演唱方式多为一领众合,领唱主歌,合唱副歌,也有齐唱。教诲歌大多部分是叙述父母恩德,教诲人们孝敬老人的歌曲,如《孝敬歌》《父母的恩情》《八个时节》《四瑟》等。

儿歌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妇女哄孩子时唱的摇车歌,另一部分是游戏歌,如《别哭啦》《唔别唔别》《孩子不要哭》《博茹莱》等。

音乐特征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旋律大多由五个音符组成,“4”和“7”两个音符很少使用。宫调式,商调式和角调式也很少使用。伴奏乐器有四胡、马头琴、扬琴、竹笛、笙、九音锣等。歌词多以四行为一节,在章节上采用了两节一单元的“章节重叠复沓”的形式,是一种叙事体民歌的典型形式。在音韵安排上,也像汉文诗歌一样押韵,在一节诗行中,每行的第一个音节要求主音相同、辅音也相同,所以唱起来有一种特殊的音韵回环之美。其曲调平和流畅,调式多样,节奏平稳均匀,节拍鲜明整齐,旋律起伏跌宕,情趣横生,乐句承上启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代表作品

蒙古族民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代表作品有《送亲歌》《祭火歌》《六十三》《万里》《云良》《打雅波尔》《月香》《海棠白棠》《呼和庙》《祭火歌》《关公颂》《四季歌》《天上的风》《四海》《四河》《大清国》《别哭啦》《唔别唔别》《孩子不要哭》《博茹莱》等。

传承保护

2

传承价值

蒙古族民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以百科全书的规模记录了当地蒙古部落的发展历史,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东蒙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状况,对现代蒙古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或许翻译成汉语与某地的小歌小调似曾一样,但若透过歌声歌词看歌曲的历史和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核,却是任何其他文化形式不能替代的。

蒙古族民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据不完全统计,共有350余首。解放初期,蒙古勒津,现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约有300多个蒙古族村(屯),每个屯子都有10多位民歌手。蒙古族民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当地艺人年事已高,传承问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亟待解决。母语流失严重是东蒙短调民歌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大部分蒙古族家长认为,学习蒙语对于孩子的升学并没有帮助而不想让孩子投入时间,这必然会影响下一代对蒙古族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现代文化传播的媒介带来了现代化的冲击波,动摇了传统音乐文化生存的根基,使许多传统音乐文化处于动荡、消亡之中。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吞噬着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生存空间。无处不在的流行音乐文化正在加快速度对传统音乐文化大力侵蚀,阜新东蒙短调民歌正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

传承人物

韩梅,女,1971年出生在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梁镇南梁村。201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蒙古族民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代表性传承人。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申报,项目名称:蒙古族民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

保护措施

2009年开始,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参加了10期阜新东蒙短调培训班,通过培训班已培养出学员300余名。已毕业86名学生,其中包玲玲、李军、白灵、包玉权等徒弟。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文化体育旅游服务中心获得蒙古族民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蒙古族民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项目保护单位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文化体育旅游服务中心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相关内容

非遗 | 辽宁省、河南市传...
笙管乐成为当前学术界的学名,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起初是将它作为鼓吹...
2024-03-31 19:33:04
非遗 | 辽宁省传统音乐《...
十王会又称双会、经会。主要用于民间婚丧喜庆活动。所用乐器有笛、鼓、...
2024-03-31 19:27:17
非遗 | 辽宁省瓦房店市传...
笙管乐(复州双管乐),流行于辽宁省瓦房店市的传统音乐,是国家级非物...
2024-03-31 19:23:28
非遗 | 内蒙古自治区传统...
蒙古族民歌主要分为两大类:礼仪歌和牧歌。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
2024-03-31 13:39:33
非遗 |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
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是指流传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及周边地...
2024-03-31 13:34:43
非遗 |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
蒙古族民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主要流传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
2024-03-31 13:30:41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音乐非遗文化《舟山锣鼓》 舟山锣鼓是流行于舟山一带的吹打乐样式,明清时期就在定海一带广为流传。最早起源于航海,船靠码头时用它来...
锣鼓书 | 上海地区流传民间曲... 锣鼓书以说唱形式表现,有道白、吟唱、独唱、对唱等。内容为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与宗教仪式无关,仅用以乐...
非遗 | 四川省梓潼县传统音乐... 文昌洞经古乐是四川省梓潼县的传统宗教音乐。起源于古蜀人的祭祀音乐,它因在四川梓潼七曲山用于谈演《文昌...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