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艺术(韩城行鼓),陕西省韩城市地方特色民间鼓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韩城行鼓俗称“挎鼓子”,是广泛流行于陕西省韩城市境内的一种民间鼓乐形式。韩城行鼓具有悠久的历史,据传元灭金后,蒙古骑士在韩城敲锣打鼓欢庆胜利,韩城民众沿袭模仿,经长期承传发展,形成了富于地方特色的民间鼓乐。历史上曾被当作祭神的鼓乐,逢年过节、求神祈雨时总能听到激昂的鼓声。平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敲锣打鼓祭神时,头顶坡式战盔,身披黄马褂,顿时生出一种神圣之感。
2008年,锣鼓艺术(韩城行鼓)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Ⅱ-123。
韩城行鼓历史悠久,其起源可追溯到元代初期。元灭金后,蒙古骑兵为欢庆胜利,敲锣打鼓,而成为一种军鼓乐。后人将其继承下来,作为祭祀法王的鼓乐,鼓手身着黄马褂,表演时,人神合一。随着时代的变迁,该鼓乐被称为韩城行鼓。鼓阵、鼓谱、鼓手的着装都带有蒙古军鼓乐的特色。韩城行鼓也逐渐成为社火锣鼓的一种,现多在逢年过节和举办庆典时表演。
总体特征
韩城行鼓已有800年的历史,已形成了一些独有的基本特征:伴随民俗活动发展而形成的对民间习俗的依存性特征;传承古蒙古士兵乐队的风格,具有民族性;乐器具有一种简约美和质朴美,从而形成简朴特征;鼓点丰富多样,从表达内容上、曲谱上均显其多样性;表演风格上富有粗犷、豪爽、彪悍特色;因其花杆的加入,在人员、色彩、动感上均增加了视觉效果;不同年龄段的男、女纷纷加入锣鼓队,使其具有广泛的参与性;产业化特色日益明显。
表演
韩城行鼓表演时,鼓手头戴战盔,腰束遮鞍战裙,呈骑马蹲裆式仰面朝天击鼓。在表演现场,鼓阵排开,令旗挥舞,百鼓齐鸣,声震长空,显现出恢弘的气势。酣畅淋漓的鼓姿、强劲刚烈的鼓点似黄河咆哮、万马飞奔,给人造成巨大的心灵震撼。敲到得意处,鼓手们如醉如痴,狂跳狂舞。
韩城行鼓在保留原有军鼓乐艺术风格的同时,与时俱进,特别在表演的艺术效果上进行了深加工,增强了宏伟气势。随着激昂的鼓点敲响,身着鲜艳服饰的黄河汉子以骑马蹲裆之势摆开阵势,令旗挥舞,锣鼓齐鸣,击声如雷,吼声震天,似黄河咆哮,如峡谷惊风,气势恢宏,扣人心弦。敲到得意时,狂跳狂舞,如醉如痴,醉鼓醉镲,狂敲狂拍,酣畅淋漓,身处忘我之最佳境界,狂放不羁,野味十足,尽显黄河汉子热情、粗犷、豪爽、彪悍之气。
随着韩城行鼓的外出表演与交流,其表演内容更趋丰富。“绕杆子”的引入是韩城行鼓的又一亮点,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渲染气氛,增强视觉效果。身着艳服的姑娘,戴墨镜,手执饰有彩绸花束和串串银铃的长绕杆,婀娜多姿,绕杆的阵营与锣鼓队的阵营相互呼应,鼓声激越,铙钹声飞扬,几十杆甚至上百杆花杆合着鼓点在鼓手上空上下翻飞,犹如黄河之水百舸争流,使锣鼓越敲越起劲越神气,让观者目不暇接,心情激荡。
乐器
据悉,韩城行鼓从元代的产生、形成,至明清时代的基本定型,发展已相对稳定,乐器主要由鼓、锣、铙钹组成,还有“马锣”、“嗡号”(即海螺),带有古时军乐的特点。表演时以鼓为主,有挎鼓、抬鼓、车鼓,打击时锣、铙钹与之相配合,其中锣、鼓均为打击乐器。
传承价值
韩城行鼓在陕西省打击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陕西锣鼓中的精华,是关中地区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对其发掘、抢救和保护,也将带动和促进整个陕西打击乐的弘扬,对丰富和完善中国音乐史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韩城,起码有十数支民间锣鼓队以其成熟的艺术,不同的流派,活跃在韩城的不同演出场合中。几支突出的锣鼓队,已走出韩城,在中国各地受邀演出,广受赞誉。技艺杰出的鼓手、锣手、镲手层出不穷,还有的被民众授以“鼓王”“锣王”的美誉。
韩城行鼓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会演,其中参与春节联欢晚会、奥运会开幕式、赴台参加国际花鼓节演出、赴英国爱丁堡演出等。
保护措施
为了普及、提高、保护韩城行鼓的表演,韩城市已把韩城行鼓当作重要文化遗产努力保护,全力挖掘。主要保护韩城行鼓队伍的组织,行鼓艺人的保护和传承,有关艺术档案的保护,行鼓的推广、普及、提高。
韩城行鼓表演已渐趋成熟,产业化特色日益明显。表演队伍北塬几乎达到村村都有,数十支民间锣鼓队以其成熟的艺术、不同的流派,活跃在韩城的不同演出场合中。其中表现突出的有韩城市民间艺术团、东庄锣鼓队、下峪口女子锣鼓队等,每年演出不少于20场。从业人员从最初的不过几十人发展到现在每个表演队伍都有百人左右,数量逐年增加,年龄不断年轻化。
韩城市建立了20个行鼓文化生态保护村,并对西塬、东庄、薛村3个锣鼓队10余名乐手实行重点保护;大力发展各村的锣鼓队,重点培养和扶持实力强、有特色的锣鼓队,对优秀鼓手、队伍在外出表演、授艺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保护单位为韩城市文化馆。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锣鼓艺术(韩城行鼓)项目保护单位韩城市文化馆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