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民歌,是湖南省桑植县地方传统音乐。桑植民歌起源于原始农耕时期先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歌谣,是湖南省桑植县百姓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传唱、累积起来的民间音乐文化品种,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桑植民歌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曲调丰富、形式多样。
2006年5月20日,桑植民歌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桑植民歌确切可靠的历史记载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最早的记载屈原的《九歌•湘君》中:“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九歌•湘人》中:“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湲。”春秋战国时代,困于战乱频繁,外族人纷纷迁入桑植,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也为桑植民歌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明代,桑植土司率桑植数干土家儿郎应朝廷之召远赴江浙、朝鲜三度抗倭。《马桑树儿搭灯台》在抗倭征程中应运而生。
清代同治年间的《桑植县志》载:“雍正五年(1727年),邑人张宏毅偕侄崇周、仕周在县城西捐地创建武庙,有歌楼。”1942年版的《桑植县志》印证了这一说法:雍正五年,邑人张宏在城西捐地创建武庙,有歌舞楼,白叟黄童尽歌舞。乾隆年间的《桑植县志》记载:“土家正月赛灯、摆手、唱摆手歌,为秋千之戏,至正月十六为止。”此外,清嘉庆二年桑植河口人沙文清创作了《挽友人》称:“日边飞送燕歌声,疑信偏教旅梦惊。”其“越歌,为丧歌”说明了桑植民歌在清代已经较为普及。
大革命时期,贺龙率领一批革命志士组织发动桑植起义,建立了以桑植为核心的湘鄂革命根据地。云、贵、川、滇、鄂、桂、赣等地的红军在此集结,带来了各地民歌,和桑植民歌融合在一起,推动了桑植民歌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先后组织文艺工作者搜集桑植民歌,共计有10000余支。20世纪50年代,桑植民歌就唱到省垣京城。60年代,桑植县文化馆搜集整理民歌1万多首。
(资料综合百度百科、新华网、中新网)
上一篇:中国传统非遗文化《莲花落》
下一篇:中国传统非遗文化《弦子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