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非遗文化《傩戏》
阿标
2024-03-13 15:30:41
0

1

傩戏,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戏乐成分的礼仪祀典。大约在宋代前后,傩仪由于受到民间歌舞、戏剧的影响,开始衍变为旨在酬神还愿的傩戏。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

2006年至2014年,傩戏(武安傩戏、池州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万载开口傩、鹤峰傩戏、恩施傩戏、任庄扇鼓傩戏、德安潘公戏、梅山傩戏、荔波布依族傩戏、临武傩戏、庆坛)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历史渊源

2

傩,古书解为驱鬼逐疫。傩舞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在传统的华夏文明中,"傩"是历史久远并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具有强烈宗教和艺术色彩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起源于汉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从中国古代商周时起,就把祭祀神灵作为重要的活动。古老的图腾崇拜和鬼神信仰,是民众渴望驱逐苦难,追求幸福生活最朴素的表达,国家要祭,民间也要祭。在祭祀的仪式中必然要有歌舞礼乐,这种歌舞也就是傩舞。傩在民间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在歌舞中增加了故事情节,丰富了表演,向傩戏转化。而这种傩戏就是最原始的戏曲。

汉魏时期,傩事活动的规模变得更加盛大。宗教世俗化后,其功能变酬神为娱人,传统的不可侵犯的神祗,一变而为傩公、傩母;再变则成灶公、灶母;至晚唐,连乞丐也加进了傩仪的行列。至宋,神秘的宗教色彩逐渐淡化,而现实社会的习俗充塞傩祭仪式,自元旦至元宵,丐户戴面具,穿红衣,挈党连群,通宵达旦,遍索酒食,场面十分壮观。

3

唐宋以后,随着傩事活动的广泛流传,在驱鬼逐疫的鬼神信仰中也融入了大量的儒、道、佛等文化,有了许多神话和民间传说的借用,还有不少历史故事和战争题材的内容穿插其间,显示出浓厚的民间传统文化特色。约在元明时,嬗变而成傩戏。

改革开放后,傩戏得到学术界的重视,成为一门内涵古老的新兴学科。进入21世纪,国家对傩文化的发掘、抢救、保护和研究更为重视,各地许多傩文化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非遗名录。

分布地区

4

古代,傩祭、傩戏的流行面很广,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嫩江流域、西南地区都有流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进,傩祭、傩戏在嫩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一带则日趋衰亡。然而偏僻的西南地区长期以来交通闭塞、科学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形成的封闭性社会环境为傩祭和傩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那种信息闭塞的文化环境中,社会进化的步子分缓慢的,加上边区的巫文化既保守又发达,使得傩祭到傩戏的发展长期浸泡在那种巫术气氛十分浓重的地域文化环境之中,滋长并根深蒂固,才导致了傩祭到傩戏的进化速度与当地的社会同步,并且还保留有相当部分的宗教因素。以贵州为中心的广阔地带,包括贵州全省、云南东都、四川南部、重庆南部、湖北西南部、湖南西部和西南部、广西北部及安徽南部,时至今日仍为傩祭和傩戏流行的地区,而且保存的傩戏最多、品种最全、特色最为显著。

传统剧目

5

傩戏的演出剧目不多,内容也较为简单,大都与宗教和驱疫纳福有关。一般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从请神的需要出发;二是从娱神娱人的需要出发,扮演一些与请神法事无关的剧目。傩戏可分“正八出”和“外八出”两种。“正八戏”统属巫教仪式,“外八出”是有情节的折子戏和连台大戏。

从总体来看,傩戏剧目可分三类:

一类是正本戏,多属巫师作法事必须唱的,如《仙姑送子》、《梁山土地》、《发五猖》等,这类剧目宗教色彩浓,情节简单,戴面具演出,多唱巫腔。

二是傩堂小戏,在傩坛和高台均能演出。如《采香》《造云楼》《打銮驾》即《陈州放粮》《青家庄》等。这类剧目宗教色彩淡一些,世俗及娱乐成分较重,常在法事程序中的"唱戏"部分演出,表演有一定的程式,唱腔有一定的板式变化。

三是一些称为"外台戏"的戏,如《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又称《柳毅传书》或《骑龙下海》),民间经常把《龙王女》与《孟姜女》、《庞氏女》(东汉孝子姜诗及其妻子庞氏的故事)并称"三女戏"。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这类剧目戏曲化程度较高。

(资料综合百度百科、中新网)

相关内容

非遗 | 河北省安徽省地区...
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
2024-03-25 15:48:32
非遗 | 青海三川民间传统...
“纳顿”土语原意为“游戏”,关于它的历史渊源,还没有发现文字记载。...
2024-03-20 23:20:13
中国传统非遗文化《傩戏》
傩戏,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
2024-03-13 15:30:41
中国传统非遗文化《哈哈腔》
哈哈腔又被称为柳子调、喝喝腔,是产生于河北省民间的地方剧种。根据山...
2024-03-13 14:50:14
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秦腔》
秦腔(Qinqiang Opera),别称“梆子腔”“陕西梆子” ...
2024-03-13 13:11:16
中国传统艺术《傩戏面具》
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信仰。中国的傩祭和傩戏具有悠久...
2024-03-11 15:03:15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非遗 | 河南省信阳市传统音乐... 信阳民歌是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传统民歌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信阳民歌经...
非遗 | 浙江传统舞蹈《龙舞(...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距现代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长兴百叶龙舞蹈表演时,荷花...
非遗 | 广东传统舞蹈《狮舞(... 狮舞(广东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的传统舞蹈,为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申报的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