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非遗文化《耿村民间故事》
阿标
2024-03-14 16:12:47
0

1

耿村民间故事内容涉及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宗教学、哲学和文学等方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耿村故事表现出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科学认识、道德教化和娱乐功能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2006年5月20日,耿村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Ⅰ-14。

历史渊源

2

耿村自古就是一个交通便利、集市繁荣、各地客商云集的小镇。村南曾经有一座巨大的坟丘,相传是明太祖朱元璋义父耿再辰之墓。耿村原名看坟庄,后改为耿村。耿村地处山西阳泉到山东德州的交通要道上,自古以来就是商贸繁盛之地,农历逢一逢六的集市十分繁华。特别是在每年农历四月初一到初四,为纪念耿再辰设立的耿王庙会汇聚方圆百里内的乡民和各路商贾,跳舞,打鼓,民俗表演,热闹非凡。在上个世纪40年代,耿村仅有400余人,却有大小店铺、作坊100余家(座),耿王庙会期间临时摊点更是数不胜数。所以,耿村还有“小村大集”“一京二卫三耿村”的美誉。也因为历史上耿村商贾云集,在繁荣贸易的同时,也带来了四面八方的故事、歌谣。耿村人外出经商、游历、当兵,也会带回天南地北的故事和传说。因此,耿村便成了商品和民间文学的聚散地,积淀形成了一座民俗文化的大矿。经商与讲故事成为耿村这个文化聚落的两大古风。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3

耿村因故事资源丰厚,讲述人集中,被命名为“故事村”。耿村传承的故事内容涉及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宗教学、哲学和文学等方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耿村故事表现出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科学认识、道德教化和娱乐功能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传承现状

近年来,现有故事家都年事渐高,新一代对故事的兴趣越来越淡漠,耿村民间故事面临传承断代的危险,急需抢救、保护。

保护措施

耿村为保护了耿村民间故事的流传,更好地发挥故事对人们的教育作用,进一步丰富旅游资源,克服语言障碍,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耿村筹措资金两万余元,在村内一条主要街道上,将精心挑选的“杞人忧天”、“三顾茅庐”等100余个传统故事、典故画到了墙上,绘出一道长约500米的故事墙,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故事一条街”。

而耿村村委会也与众不同。它的正房是“故事厅”,两侧是村委会办公室。“故事厅”中的图片及图说,向人们展示了耿村故事如何从炕头、街头、地头到案头的历史。

在耿村小学,教师们自发编写的校本课程教材《耿村故事》。学校给学生们安排有专门的讲故事课程,每周两课时,还经常邀请故事专家们来给孩子们上课。从小学校园里围成一圈,用稚嫩的童音声情并茂地讲故事的孩子们身上,使得耿村故事传承着烟火血脉。

2023年10月,耿村民间故事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相关内容

非遗 | 山西省万荣县民间...
笑话(万荣笑话),山西省万荣县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24-03-30 17:21:51
非遗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柯尔克孜族的“约隆歌”是在帕米尔地区生活的柯尔克孜族聚居区流传的民...
2024-03-30 17:19:49
非遗 | 广西壮族民间文学...
壮族嘹歌发展到当下已有2000年的传承历史,壮族嘹歌因其唱法中每一...
2024-03-30 17:16:49
非遗 | 广东省雷州市民间...
雷州歌,流行于广东省雷州市的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
2024-03-30 17:13:33
非遗 | 湖南省龙山县民间...
土家族梯玛歌,湖南省龙山县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
2024-03-30 17:10:49
非遗 | 安徽省桐城市民间...
桐城歌,安徽省桐城市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2024-03-30 17:07:15

热门资讯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广东传统舞蹈《狮舞(... 狮舞(广东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的传统舞蹈,为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申报的国家级...
非遗 | 中国传统舞蹈《南丰傩... 南丰傩舞俗称跳傩,是沿袭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驱傩”,历经漫岁月,不断改革、创新,逐渐演变而成的传统民...
非遗 | 河南省信阳市传统音乐... 信阳民歌是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传统民歌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信阳民歌经...
非遗 | 浙江传统舞蹈《龙舞(...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距现代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长兴百叶龙舞蹈表演时,荷花...
非遗 | 湖北省秭归县民间文学... 屈原传说,湖北省秭归县地方民间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屈原传说经国务院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