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八年(1635年)至清康熙年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喀喇沁人民创造和丰富了具有东蒙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吸纳了中原汉民族农耕文化的营养,对定居东蒙后的农耕生活有全方位、广角度的反映,因而形成了与草原蒙古族民间文学“同中有异”的文化特色。
2006年5月20日,喀左东蒙民间故事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Ⅰ-19。
喀喇沁及东蒙各部是蒙古族的古老部族,最早生活在茂密的森林地带,以狩猎和采集野果为生,后来逐渐走出森林,向广阔的蒙古高原迁徙,转而从事春牧业。明朝中期,喀喇沁部由自己的家乡贝加尔湖逐斩游牧创西拉木伦河以南,占据了渤海湾以西、长城以北的大片朝域。明崇祯八年(1635年)至清康熙年间,喀喇沁先后被划分为左,中,在三旗,随着汉民族的大批迁入,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在出猎转牧,由牧而农的历史过程中,喀喇沁人民创造和丰富了具有东蒙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
传承价值
东蒙民间文学既隐含有蒙古族古老的原始崇拜与思维观念以及对农耕前期的森林狩猎,游牧生活的追怀,同时,又涌现出大量反映农耕生活的作品,传达出蒙古族民众对农耕生产的热爱与向往;既描述了东蒙地区长年来满、蒙民族在政治、经济以及婚姻等方面交往互动的历史,也对蒙、汉民族协力农耕开发辽西以及蒙、汉、满三民族文化的融合历史作了广角度地展现。这些口头叙事,对于研究喀喇沁、土默特等东蒙各部蒙古族历史、文化以及考察蒙古族文化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传承现状
但是,由于东蒙民间文学多以口述方式流传,随着时间的流逝,喀喇沁左翼蒙古族民间文学的老一辈传承人相继离去,传承的谱系已难以续写,具有重要的口述史价值的东蒙民间文学正在淡出人们的记忆。尤其令人焦虑的是,当地文化部门近年来采录下来的录音资料已开始出现消磁和失真现象,处于贫困地区的基层文化部门无计可施,东蒙民间文学真正处在严重的濒危状况,急需保护和抢救。
保护措施
1980年夏,喀左县文化馆着手抢救和挖掘蒙古族民间文学,工作人员分批组织搜集和采访了民间艺人,2008年正式出版了系列丛书《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2006年4月,中共喀左县委办公室、喀左县委宣传部发布了《关于在全县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蒙民间文学”普查采录工作的通知》,计划在未来五年之内,再组队伍,还户普查,对东蒙地区的民间文学蕴藏进行全面摸查。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公共文化和广播电视工作服务中心获得“喀左东蒙民间故事”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