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胶州秧歌),山东省胶州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胶州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又称“地秧歌”“耍秧歌”“跷秧歌”“扭断腰”“三道弯”等,流行于山东省胶州市东小屯村一带。胶州秧歌起源于清咸丰年间,据清代宋观炜所作《秧歌词》的描述推测,当时的胶州秧歌舞蹈动作、行当名称、服装道具等与现代基本相同。胶州秧歌基本动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扭”“棒花”“丑鼓八态”等,表演程序有“开场白”“跑场”“小戏”三部分,跑场队形有“十字梅”“四门斗”“两扇门”“正反挖心”“大摆队”“绳子头”等。其音乐由打击乐、唢呐牌子、民间小调三大部分组成。
2006年5月20日,山东省胶州市申报的秧歌(胶州秧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遗产编号:Ⅲ-2。
起源学说
胶州秧歌,广泛流传于胶东地区,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关于胶州秧歌的起源与形成问题,众说纷纭。
据史料记载,胶州秧歌的历史与素有秧歌摇篮之称的东小屯村建村历史大致相同。《胶县地名志》载:“东小屯,相传于明代张姓立村……”据《胶州简志》记载:“1764年,胶州包烟屯村(现马店镇东小屯村)赵、马姓两家,往关东逃荒途中,乞讨卖唱,逐步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返回关里后,经多代相传、改进,发展到1863年基本定型,舞蹈、唱腔均有一定的程式性。”关于胶州秧歌起源于卖艺乞讨的观点,被胶州市文化局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中采纳。
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胶州秧歌的形成与发展与胶州的地理、资源与经济有关系。“唐武德六年(623年)在现胶州设立板桥镇。北宋时期,板桥镇海上贸易日益兴盛,成为北方通向日本、高丽及东南亚诸国及西方的重要门户。板桥镇成为当时北方的对外开放港口。”随着港口贸易的发展与兴盛,外来文化与胶州本土文化日益融合,一些娱乐场所也应运而生。这些都成为胶州秧歌发展的重要条件。
也有人认为,胶州秧歌的起源或许更早。持这种观点的人从小戏秧歌的现代演出形式、过去的演出场所、演出组成成员以流浪卖艺等生活状态分析,认为胶州秧歌从艺术形式和类别上看,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舞蹈和歌唱形式,而类似一种戏剧,它与过去的杂剧更为相像。据《胶州志》乾隆版(成书于1752年)载:“上元,张灯火,陈杂剧,喧阗竟夜……”而其中所指的“杂剧”,经多方考察应指胶州秧歌。
发展历程
胶州秧歌最初是舞蹈加民歌的小调秧歌,后由“扭扭唱唱”形式发展成以“舞戏结合”为主的小戏秧歌。胶州秧歌传承模式也由初始的以家庭、村落为主的体系演变为有班主组织的科班形式,当地名曰“安锅”。自1864年胶州楼子埠村人刘彩建立第一个“安锅”点起,通过实践中不断的锻炼、磨合,安锅这种训练形式也不断成熟起来,开始向着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胶州秧歌分为两个流派:以刘彩为首的流派称“文秧歌”,又称“东路秧歌”;以陈銮增为首的秧歌称“武秧歌”又称“西路秧歌”。文秧歌与武秧歌经过十余年的竞争,在自身的发展中,互相取长补短,使胶州秧歌保留了文秧歌的妩媚抻展,又带有武秧歌的粗犷豪放,逐渐文武两派融为一体,把胶州秧歌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解放后,通过挖掘、整理和宣传推广,胶州秧歌有了更大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农村的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念与之前相较有很大改变,年青一代不再把扭胶州秧歌当做挣钱养家的谋生手段,而是闲暇时偶尔哼上几声小调,甚至是跳几个舞蹈动作。
传承价值
胶州秧歌萌生于乡土,活跃于民间,在发展中自行流变,是群众自发参与、自由渲泄、自娱自乐的广场民间艺术,展现了胶东农村女性特有的健美体态和情性魅力,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
胶州秧歌是中国流传千年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虽然现代表演山东胶州秧歌的习俗已经被淡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山东胶州秧歌是一种有着丰富内涵的艺术表演,承载着人们对于祖先的慰问以及对平安的祈求等多个祈盼。
传承人物
吴英民,男,汉族,1955年生,山东胶州人,2008年2月被评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秧歌(胶州秧歌)代表性传承人,山东省胶州市申报。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胶州市文化馆获得“秧歌(胶州秧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09年,举办胶州市秧歌大赛,出版《胶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一书,举办胶州秧歌培训班,启动胶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秧歌(胶州秧歌)项目保护单位胶州市文化馆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胶州市文化服务中心。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下一篇:中国传统非遗文化《海阳大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