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四川省阿坝州茂县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赤布苏、沙坝地区的羌笛是秦汉战乱年间由南迁的羌族人从西部地区带来的。西汉前,羌笛面上有四孔;公元1世纪时,成为五孔;发展到近代,羌笛已成六孔。羌笛的声音常给人以虚幻迷离、动人心魄的感觉,羌族人民常用它来抒发自己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种种情感。羌笛的代表曲目有《折柳曲》《思想曲》《莎郎曲》等。
2006年5月20日, 四川省茂县申报的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Ⅱ—38。
羌笛是中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最初的羌笛是用鸟腿骨或羊腿骨制成,既是吹奏的乐器,又是策马的马鞭,故又名“马鞭”或“吹鞭”。
在西汉以前,羌笛只有四个音孔,到公元前1世纪,在后面加了一个最高音的音孔,才有了五个音孔。现流行在四川岷江上游羌族地区的羌笛,是一种六音阶的双管竖笛。
后汉马融《长笛赋》有“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之当鞭便易持。易京君明只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出后,是谓商声五音毕”的记述。
传承价值
由于羌族没有文字,历史文化除了靠羌族释比口传心授外,羌笛也是交流、传承的一种重要渠道。因而它对羌族人类、历史、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羌笛的音律、音色、演奏技能独具特色,是中国民族乐器学中具有价值的研究对象。
传承人物
龚代仁,男,羌族,1934年生,四川茂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务农为生。1950年拜羌笛大师龚派传人龚代谱系为师,学习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8年后期满出师。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传统演奏曲目和羌笛制作上的不足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曲目的悠扬度和羌笛发音的音准度。其制作的羌笛曾在日本、法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演。作品《丰收庆》在国际民间艺术节上获一等奖。
保护措施
2009年9月,龚代仁被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聘为“民间艺术羌笛顾问”。已带徒多名,向老中青三代学徒传授羌笛演奏技巧及制作技艺。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茂县文化馆获得“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保护单位资格。
2022年2月,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13]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茂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上一篇:音乐非遗文化《唢呐艺术》
下一篇:音乐非遗文化《辽宁鼓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