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音乐(闽西客家十番音乐),福建省龙岩市、福州市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又称“十班”“客家十欢”“打十般”“十样景”“集欢”“吹五对”“国乐””等,因乐队演奏二胡、吊规、椰胡、板胡、月琴、三弦、扬琴、琵琶、竹笛、唢呐等管弦乐器及板、堂鼓、堂锣、小钹、碰铃等打击乐器共十余件乐器,另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演奏这些乐曲时,常会翻来复去的重复演奏,故而称“十番”。“十”是泛指,并非一定是十人演奏十件乐器。闽西客家十番音乐是历代客家民间艺人传承的民间器乐曲,其乐曲标题多描绘大自然及客家人生活习俗情趣等。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还吸收了历代戏曲剧种中的曲段、唱段和曲艺作品等。
2006年5月20日,十番音乐(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Ⅱ—44。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的源流,迄今尚无确实史料可查。
据传说,早在唐宋年间的客家先民南迁,便有人把中原古乐带到了闽西定居地。至今尚有许多十番音乐曲牌名称与中原古乐曲牌名称相同,如《小小鱼儿》《打牙牌》《泗州调》《状元游街》《南进宫》《北进宫》《小杨州》《琵琶词》《昭君怨》《凤阳花鼓》等,即为一证据。但传入闽西客家地区的中原古乐,又与当时当地土著畲瑶民间音乐相互借鉴、吸收、融汇而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使许多客家十番音乐与中原古乐虽曲牌名相同,但曲调却不完全相同。
有据可查的,在明末清初,十番音乐已经在闽西各县十分流行。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前后又传入龙岩、漳平地区,因其节奏悠扬、舒缓、清雅而被改名为“静板音乐”。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开始,中国共产党在闽西领导的土地革命斗争中,一批革命文艺工作者用“旧瓶装新酒”的形式,把一些闽西人民喜闻乐听的十番乐曲,填上革命的新词,用以宣传革命道理、鼓舞群众斗志,发挥了很大作用,成为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艺与民族革命斗争紧密结合的成功范例。
传承价值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对研究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丰富和完善闽西客家音乐史和福建音乐史有积极推进作用。
传承状况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以工尺谱记录与口头传授相结合的方式代代相传。 [4]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在闽西城乡广泛流传并深得群众喜爱。不论城镇和乡村,几乎都有演奏十番音乐的班社。演奏者大多是商人、手工业者和当地知识分子,也有少数普通民众。但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处于后继乏人的境地,急需抢救和保护。
传承人物
李贞煜,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十番音乐(闽西客家十番音乐)。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0日,十番音乐(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Ⅱ—44。
2017年初,连城县成立“连城县客家十番音乐协会”,连城县的十番音乐爱好者自发组成的十番乐队有20余支。上杭、武平、永定城乡的十番乐队均不下20支。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十番音乐(闽西客家十番音乐)项目保护单位福建省龙岩市艺术馆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上一篇:音乐非遗文化《舟山锣鼓》
下一篇:音乐非遗文化《鲁西南鼓吹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