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青海省湟源县传统美术《湟源排灯》
阿标
2024-03-26 23:05:56
0

灯彩(湟源排灯),青海省湟源县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湟源排灯是流传于湟源县的一种民间节日灯彩艺术,起源于清代中期的广告牌灯箱,在每年元宵节期间组织展挂,为湟源县民俗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湟源排灯由灯彩艺人手工制作完成,主要制作材料为苏、杭等地的上等丝纱。湟源排灯形式多样,大多由四格构成,其融绘画、堆绣、刺绣、剪纸、书法等艺术形式于一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006年5月20日,灯彩(湟源排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Ⅶ-50。

历史渊源

1

湟源排灯由来已久,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山陕商家羡慕月地民族贸易的繁荣昌盛举家迁来,将内地的先进文化艺术带到湟源,有力促进了湟源的经济发展。当时,街市商家为了在夜间招揽顾客,纷纷制作商号广告牌灯箱,在里面点燃蜡烛,挂在商号大门上,这种广告灯箱逐渐发展成了有底坐、图案、形式多样的广告牌灯。

湟源排灯首次正式出现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当时,湟源商业兴盛,青海、西藏及内地各省商云集源,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而且正逢清政府设立丹噶尔抚边同知,并在当年正月元宵节展出了过街排灯。

清光绪时期,湟源地区奉旨修建牌坊,在牌坊上装饰有明灯,称之为“牌灯”,这是湟源排灯的另类,有特殊的文化意蕴。

清代光绪后期,京津洋行从苏杭购回纱灯、宫灯、彩灯,悬挂在洋行里外,促进了湟源的排灯的发展。

到了民国时期,富商马有德请丹邑木匠李华、樊春芳等兄弟专门制作吊灯百余架、排灯5架,摆放在关帝庙和城庙门口。至此,各商号、店铺、厅署机关、单位纷纷仿制,制作的排灯有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扇子形以及横跨街道的长条排灯,使湟源的排灯逐步成熟。

湟源排灯鼎盛时期是在民国初年。民国七年(1918年),湟源重振洋行生意,除原有7家天津洋行外,又增加了4家,生意十分红火。民国十六年(1924年),湟源的商家已达千余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贸易金额达白银500万两,较清嘉庆、道光时规模更大,货源更足,交易更广,市场凝聚力更强,故被称为小北京。那时,每当元宵之夜,彩布篷街,每隔10米就有一架排灯,排灯齐亮。那时排灯从古城西门(即拱海门)到东门(即迎春门),一条排灯组成的长龙延伸到万安街、张家杂铺,另一条直下丰盛街,至火祖阁,悬挂的排灯有100多架。

1953年,湟源修建了火力发电厂,排灯首次用电灯替代了蜡烛。

1958年,湟源排灯灯框架大多被毁,图案也基本散失,在这之后排灯也停止了悬挂。

直到1992年,在湟源县委和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为打造源文化品牌,提高湟源文化的软势力,又重新恢复了悬挂排灯。从那以后,县上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购置设备,采用电、光、声等现代技术,对传统排灯进行艺术革新和创新。在形式上把原来的悬挂式改为落地式,形状有立柜式、中堂式、屏风式、影壁式等,艺术门类除了绘画外,又增添了堆绣、刺绣、羊皮绣、皮影、剪纸、书法等,画面还展现了昆仑神话、湟源文化等。

传承保护

2

传承价值

艺术价值:在中国美术史中,常见的灯以花灯为多,且画面内容单一,而湟源排灯以声、光、电、影、动为一体,表现民间喜闻乐见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宗教故事,并集多样的绘画、书法、剪纸、皮影、剌绣、羊皮等艺术形式为一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历史价值:早期的排灯只是作为湟源老街牌坊上的照明灯,因而被称为“牌灯”,随后山陕商人将其与店铺招牌结合,从而出现了兼有夜间照明,又具有广告效用的“牌灯”,由于地方商会的发起,店家相互竞争,由过去强调功能的“牌灯”转而变成强调规模的“排灯”,而随着排灯文化产业的兴起,人们也逐渐关注排灯带来的商机,通过将其与各种工艺品或家居用品相互结合,形成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实用排灯。 

研究价值:湟源排灯历史悠久,为文化工作者研究湟源历史提供了资料,通过研究排灯历史,可以大概了解当时湟源地区民众集体生活、日常行为模式、群体心态、思想道德品质、精神风貌、审美情趣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了解湟源县生产力发展历程、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群体间的交流互动等。

传承状况

不少排灯制作的传统技艺已经失传,且后继无人,湟源排灯这一特色民间工艺正处于濒危状态,需加以抢救、扶持。

传承人物

杨增贵,男,汉族,1944年出生,青海西宁人。2008年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灯彩(湟源排灯)。杨增贵自幼跟随舅父李增瑞学习木工,擅长制作各类家具及木器雕花、乐器制作,这为他的排灯技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杨增贵在排灯的设计、雕刻、制作中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方法,在原有排灯制作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采用了光、电、声的现代手法,画面内容包罗万象,使排灯更加生动、美观。

保护措施

为提高湟源排灯传承人群的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青海师范大学于2018年4月举办了中国非遗湟源排灯传承人群培训。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湟源县文化馆获得“灯彩(湟源排灯)”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湟源县文化馆获得“灯彩(湟源排灯)”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相关内容

非遗 | 青海省湟源县传统...
灯彩(湟源排灯),青海省湟源县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24-03-26 23:05:56
非遗 | 海宁市传统美术《...
灯彩(硖石灯彩),浙江省海宁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24-03-26 22:59:47
非遗 | 青海省同仁县传统...
热贡艺术,青海省同仁市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
2024-03-26 22:53:03
非遗 | 青海省湟中县传统...
塔尔寺酥油花,青海省湟中县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24-03-26 22:50:00
非遗 | 青海省互助土族传...
土族盘绣,青海省互助县土族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24-03-26 19:36:13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音乐非遗文化《舟山锣鼓》 舟山锣鼓是流行于舟山一带的吹打乐样式,明清时期就在定海一带广为流传。最早起源于航海,船靠码头时用它来...
锣鼓书 | 上海地区流传民间曲... 锣鼓书以说唱形式表现,有道白、吟唱、独唱、对唱等。内容为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与宗教仪式无关,仅用以乐...
非遗 | 四川省梓潼县传统音乐... 文昌洞经古乐是四川省梓潼县的传统宗教音乐。起源于古蜀人的祭祀音乐,它因在四川梓潼七曲山用于谈演《文昌...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