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习俗,中国民间传统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楹联,俗称“对子”,通称“偶语”“俪辞”“联语”“对联” 。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2006年5月20日,中国楹联学会申报的楹联习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Ⅹ—62。
周代,有了用桃木来镇鬼驱邪的风俗。
先秦文学著作中,对偶手法运用还不算普遍。
两汉时期,一种叫做“赋”的半诗半文的文学形式发股起来。这种文体讲究文采和韵律,兼具诗歌与散文的特点,在汉代颇为盛行,以致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体。在赋体作品中,对偶的修辞手法得到了广泛、自觉的运用。
秦汉以前,中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两块桃木板名词对名词;右边“垒”字是仄声,左边“荼”字是平声,正好和对联的读法、写法一样,即桃符就是最早的“春联 ”。
西晋时期(290年左右),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
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
乾德二年(964年),后蜀之主孟昶在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两句对偶工整、含义明确,而且首尾二字连起来便是“新春”,很适应春节的气氛。又由于次年正月(964年)后蜀被灭亡,宋朝派吕余庆任成都知府,宋太祖赵匡胤的诞生日又称为长春,这与孟昶联中的“纳余庆”“号长春”的奇异巧合,被世人视为“卜语”、“预言”。因为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一幅春联。
宋代,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元代,由于种种原因,对联较之宋代有些冷落,流传下来的也不多。但在元杂剧中却出现了对联的形式,在每剧的收场时,常常用对对子的形式点出题目和正名。
明代,明太祖朱元璋提倡对联。他在金陵(今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幅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清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2]。
辛亥革命前后,一方面中国数千年帝制被推翻,另外一方面反封建斗争继续进行,而在此过程中,对联也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宣传与批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如革命人士刘师亮等就写过不少讽刺批判封建统治和社会弊端的对联,如:“自古未闻屎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其语言幽默辛辣令人喷饭,又一针见血,对社会统治腐败、民不聊生的丑恶现实做了无情批判。
革命胜利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对联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更直接地掌握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手中,焕发出青春的异彩。人们用它歌颂党的领导,表现美好生活,反映时代风貌,寄托革命情怀。从抗美援朝到土地改革,从农业互助组到人民公社,从大跃进到十年“文革”,对联这一艺术形式无不打上了时代的印记。
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并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传承价值
楹联习俗作为一种兼容民俗性、文学性和艺术性的独特文学艺术,对社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和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教育文化作用:封建时代的启蒙教育非常注重对仗和对句的锤炼,例如启蒙通用教材《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都是以对仗句式编写的,私塾教育中对课更是当时的基础必修课,以此来锻炼思维、增加知识等。对句作为对联的重要源流和分支,它的流行、发展与积累都必将推动对联的发展和出现。写春联、贴春联作为春节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在辞旧迎新、祈愿吉祥的意义背后,更通过楹联普及词义词性、平仄节律、形式句法等方面的知识,树立文化常识,培养语言习惯。寄情表意、习文明理,实乃一举多得、润物无声。
社会交际作用:社会交际方面,对句经常作为文人仕宦的社交聚会的游戏方法和娱乐手段,既起了一定的交际作用,又能锻炼才智,提高修养,在这方面出现了很多广为传诵的对句。
调节民众精神生活作用:联语的流行和繁盛,一方面深深烙印了中国的民俗文化,记载了时代历史特征,成为丰富和反映各地、各时民俗风情的生动材料;另一方面它的简单、通俗性,也成为广大民众表达自身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愿望,以及社会的评价态度等方面的有力手段。
宣传、斗争、广告的作用:封建统治阶层往往把对联作为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社会装饰。例如朱元璋定都南京以后以行政命令的形式要求南京城每家每户春节都必须张贴对联以示吉庆。而明清两代中后期社会腐败,朝政不举,民生多艰,内忧外患,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对联作为统治者在吉庆节日装点门面,掩饰丑恶的作用更加明显。
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作用: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乡村振兴价值:把楹联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一种助推的力量,是一项最直接、最现实、最容易取得成效的开创性事业,在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经典价值。
保护措施
2005年起,中国楹联学会连同中央电视台、中国书法家协会、国家图书馆、中华诗词学会,连续多年主办中国国内外春联征集、书写活动,并为中央电视台春晚和元宵晚会提供所需春联和灯谜等。
2008年10月1日,中国楹联学会颁布《联律通则》(修订稿)。
2020年,除有大量作品发表外,有关楹联习俗的学术研究亦有百余篇论文产出。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楹联习俗项目保护单位中国楹联学会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