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铜鼓习俗,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壮族铜鼓习俗是壮族民众敲击使用铜鼓、收藏铜鼓、铸造铜鼓等一系列与铜鼓崇拜信仰有关的民俗行为。 壮族铜鼓习俗主要以红水河流域为核心,主要分布在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天峨县、南丹县、巴马县、凤山县、大化县和广西百色市田林县、隆林县、西林县等壮族聚居地区。
2006年5月20日,壮族铜鼓习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Ⅸ—61。
2007年,壮族铜鼓习俗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批准列入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08年文化部授予河池市东兰县为“中国铜鼓艺术之乡”。
2009年,壮族铜鼓习俗列为国家文化部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推荐项目。
大约在公元前七世纪前后,生活在中国红水河流域地区的濮人从炊具铜釜中创造了打击乐器铜鼓。此后,铜鼓向北传入了四川邛都,向东传入了贵州和广西、广东,向南传入越南北部,向西传入缅甸、泰国。铜鼓已流传两千多年,在大部分地区和众多的民族中已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只留下某些遗迹和历史的回忆,只有一部分地区和民族还保存着使用铜鼓的古老习俗,成为铜鼓文化绵延千古的“活化石”。保留铜鼓文化活化石的地区有两大块:一块是中国南部贵州黔南和广西桂西北接壤的红水河流域地区,这个地区往南延伸到云南的文山、红河地区,并伸入到越南西北部山区;另一块是中南半岛西北部,以缅甸东部掸邦高原与老挝、泰国交界的山区为中心,往北伸入中国云南南部边境。这两大块互相靠近,断续衔接,历史上都比较封闭。在这两大块铜鼓分布区里生活的壮侗语族的壮族、布依族、水族、侗族、泰族,苗瑶语族的苗族、瑶族,藏缅语族的彝族,孟一高棉语族的佤族、克木人,还有芒族、布标人等,都还使用铜鼓。中国还使用铜鼓的民族主要有属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壮族、布依族、傣族,属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的侗族、水族,属苗瑶语族苗语支的苗族,瑶语支的瑶族,属藏缅语族彝语支的彝族,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佤族。河池壮族使用铜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在这一地区使用冷水冲型铜鼓的僚人。
传承价值
壮族铜鼓习俗是以铜鼓的收藏、使用、崇拜为核心而形成的,其所包含的有关铜鼓来源、铜鼓功能、铜鼓崇拜、铜鼓民俗等都与使用壮民族群众的民族心理、生活习俗密切相联,是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共同研究对象。
铜鼓涉及矿冶、铸造、声学、历史、艺术以及与之相关的科技史、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传承状况
铜鼓是广西推崇本土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与传统民族文化一样,铜鼓元素大多在当地民族区域的日常生活,或是民族歌舞中,旅游业的发展,也为铜鼓文化传承推波助澜。虽然铜鼓是广西的地方文化代表,但还没能达到大众的高度。
首先,民族地区多为落后地区,对于铜鼓设计的传统运用不一定适应现代大众的眼光。发展铜鼓文化艺术如果不运用一个新的观点是难以符合推广非物质文化的常态基准。
其次,传统铜鼓多用于祭祀或歌舞,这一功能的局限导致当今设计多以装饰品或者打击乐器为主要推广形态。衍生品也多以铜鼓传统纹样为原型,极少结合新颖的设计形式。传承形式的局域性会导致人们视觉领域单一,从而对铜鼓文化的兴趣逐渐减弱。
最后,当下文化的多元化使得单一形式的铜鼓造型迷失了方向。在多数人看来,传统与民族艺术不过是俗套的宣传。对于铜鼓艺术的设计,缺乏大众的潮流认同感。
传承人物
韦真礼,壮族铜鼓习俗传承人。
陆运克,壮族铜鼓习俗第五批自治区级传承人。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壮族铜鼓习俗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壮族铜鼓习俗传承基地为:东兰县长江乡以及东兰县长乐镇板登村、更乐村。
2019年,河池市出台立法《河池市民间传世铜鼓保护条例》,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2010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批准设立自治区级“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
2012年12月,国家文化部批准设立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