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坪民歌,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西坪民歌起源于汉朝,绵延不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西坪民歌内容丰富、个性独特,包括大对花、小对花、陪郎、留郎、拜年调、绣荷包、采茶曲、石榴烧火、四六句等三十多个调门。西坪民歌唱腔以真嗓为主,具有独唱、二人唱、多人唱、齐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将演唱与高跷、花轿等众多民间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表演也是西坪民歌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中含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等各种题材的民歌近千首,乐器伴奏有无均可,在中原地区不多见。加强保护和研究西坪民歌,对弘扬民族民间艺术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西坪民歌的代表性作品有《我在房中绣绒花》《批花线》。
2008年6月7日,河南省西峡县申报的“西坪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80。
西坪居于交通要道,历来人员交往不断,商贾人马云集,边贸交易活跃。为了便于管理,明成化六年(1740年)在花园关设巡检司,专职管理边境贸易与社会治安。中华民国及其以前,主要集市在花园关,西坪街属于政治中心,新中国建立后集市贸易才在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迁移到西坪街。不同民族、同一民族不同人群在此交往,南北文化交融,产生了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西坪镇从很早以前就有“唐将”班子在一起干活的习俗(就是换工班子)。传说李世民建唐后,怕有功的兵将居功自骄、造反,就把他们集体留在河南西部和陕西东部的深山涧里开荒种地,生活单调苦燥,于是他们就在劳动时唱歌、打哑谜、打落号嗨,以消除疲劳,解除苦闷。特别是明末清初因天灾人祸因素,人口锐减,赤地千里,为新移民迁入提供了机会。在明末清初的7次人口大迁徙中,有来自于北方洪洞大槐树下(含山西、陕西、河北等省)人群、也有来自于江南(今安徽、江苏、湖北等省)的人群。在这些不同地域的人群中,既有不同民族的差异,也有汉民族南北方人群习俗的区别。在西坪镇境内有5个民族:汉、回、苗、蒙、土家,虽然民族间差异逐渐缩小,习俗接近,但因民族差异形成的独特文化仍然保存,这为西坪民歌的产生提供了人文条件。
据考证,汉时西坪地区民间已有歌谣传唱,到了唐代开始盛行。明末清处时,六次安排移民到西坪地区,使各种文化杂交、碰撞,南北文化相融,互鉴互补,形成了有多元素特点、地方特色浓郁的西坪民歌,其在近两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绵延不断传唱至今。
类型
西坪民歌的类型有山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生活歌、爱情歌、儿歌、历史传说等多种,其中,劳动歌、爱情歌、生活歌地方特色浓郁。
调门
西坪民歌包括大对花、小对花、陪郎、留郎、拜年调、绣荷包、采茶曲、石榴烧火、四六句等三十多个调门。
演唱特色
西坪民歌音乐的演唱形式分为独唱对唱、合唱三种,西坪民歌唱腔以真嗓为主。其中绝大部分民歌以个人独唱为主,少数民歌以对唱、合唱形式出现。另外,在演唱中有时加入简单的饶钹等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进行伴奏,起到稳固节拍速度、歌手换气、渲染气氛、助兴等作用。除此之外,西坪民歌还与西坪“彩云舞”“采茶扑蝶”“抬花轿”“髙跷”“滚挡子”“鹤蚌舞”竹马”等数十种民间广场艺术形式组合,尤其在重要节日庙会、庆典活动中进行集体演出。将演唱与高跷、花轿等众多民间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表演也是西坪民歌的主要特征之一。
音乐特色
西坪民歌音乐的曲式结构,基本为段曲式的分节歌与通谱歌两种形式。这点符合民歌的主要曲式特点,并与我国其他省份大部分民歌曲式特点相似。分节歌由一段旋律、多段歌词反复演唱,有的反复多达数十次。例如:民歌《陪郎陪姐》《十恨》等,在西坪民歌曲式结构当中大都属于这一结构形式。另外,段多乐句的形式,仅从头唱到尾不重复为通谱歌。例如:民歌《高高山上一枝梅》仅有短小的四个乐句构成,《有事没事去放马》则由复杂的多乐句构成。在西坪民歌缺少对比因素特点的一段曲式结构当中,少数民歌带有衬词和道白,从而起到烘托情趣气氛和产生唱与说的对比,来弥补一段体生硬单调的反复和缺少欣赏理解趣味之感。
演唱内容
民歌歌手利用这些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走村串户,唱生活、唱爱情、唱历史。传承历史与文化、科学与生活、劳动与经验,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树荫下、火炉边、庙会上等人民聚集的场合,西坪民歌爱好者都会大放歌喉。 [5]有的劳动歌形象表达了劳动的辛苦还不乏幽默感。西坪民歌里的情歌,表达方式朴素、生动、幽默、风趣,颐具画面感和形象感,无论是抒发爱情的炽热、相思的缠绵,还是别离的婉和对爱情的渴望,都表达直率,情真意切。西坪民歌的生活歌中,对歌形式较多。其中仅对花系列就有《大对花》《小对花》《对花》等。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