啰啰咚,湖北省监利市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啰啰咚是湖北省监利市流传的一种秧田号子。位于湖北省南部的监利市东临洪湖,南濒长江,自古属江汉楚地,习尚楚风,惯作楚声。啰啰咚的历史源头可追溯至春秋战国,可视为楚声的遗响,其接力式的传声唱法与《接舆歌》的接响传声十分相似。啰啰咚具有平原地区山歌的特点,节奏自由,旋律悠长。它以四、五度跳进为特征,句法先扬后抑,常在高音区运用富于色彩性的“偏音”。
2008年6月7日,啰啰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90。
监利秧田号子啰啰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秧田生产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一种劳动歌曲,其源头应该是很久远的。
秧田作业是水稻生产的重要过程,劳动强度大,季节性强。为了抢住季节,不误农时,往往要相互邀集,进行群体劳作,为了调剂人们的精神,消除疲劳,统一劳动节奏,随之产生适合这一生产劳动的歌曲,尽管这种歌曲开始不一定叫啰啰咚,但它却是啰啰咚最原始、最根本的基础和雏形。
关于啰啰咚产生的时间与历史,尽管目前尚无史料、文献来考证它所产生的具体年代,然而它的发生、发展及其历史无疑是悠久的。这点,可以从历代文人骚客的有关墨迹记录中找到佐证:如清代文人李调元在他的《南越笔记》中就明确告诉我们“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是曰秧歌。”
往前追溯,明代诗人唐志谆的诗作也有反映:“趁闲正喜看殊俗,打鼓插秧杨柳根。”诗中所云“打鼓”,并非仅指大鼓的演奏,而是泛指“秧田歌”的演唱。这充分说明早在明代,农夫插秧劳作时就演唱“秧田歌”了。
进一步上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诗作《插田歌》中,更有类似的描写:“....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白纻裙,农夫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其中的“齐唱郢中歌”明确指出所唱之歌是荆楚之地的秧田歌“,而《竹枝词》的句中句尾均有和声,更印证啰啰咚的一领众和,是延续传承了《竹枝词》的演唱方式。
另据《巴川直隶志》所载:“春天插秧,选歌郎二人,击鼓唱钲于陇上,曼声而歌,更唱迭和,俪俪可听,便耕者忘疲,以齐功力,有古秧歌之遗。夏耘亦如之”。监利秧田号子啰啰咚乃是插秧所唱的“古秧歌之遗”。
唱腔特色
“啰啰咚”主要是唱民间戏曲唱本,属接力式的传声唱法,曲式结构具有复调音乐的特色和“无伴奏自然和声”的特点,演唱分头声、二声、三声。三声过后“掀蔸子” 俗称“打和声”,从而达到高潮。
音乐的骨干音以“5、1、2”为主,属楚商、楚微体系的民歌。同时还有变化音“↓7”的出现。音域宽广、旋律高亢,带有一股自然的原始野趣。
“啰啰咚”的发音是监南地区的方言,处于西南官话和湘鄂方言的过渡地段,开口呼的音节占所有音节的一半。保留了很多“下平声六麻”的古音楚韵。
演唱形式
啰啰咚的演唱“开门见山”、“喷口而出”,它将本地方言的自然语调予以音乐化,用来行腔吐字,所以显得十分自然、流畅,地方色彩也极为突出、浓郁。最早的啰啰咚,歌唱时由田埂上的人打鼓作为指挥,鼓是唯一的道具, 发展到后来就没有鼓了,唱歌的时候,完全听发头声音的人指挥演唱。
啰啰咚的演唱为接力式的接声唱法,其演唱程序一般分为“甩腔”“掌本”“掀蔸子”(也称“打和声”)三个部分。“掌本”的那位歌者,是整个歌场的核心,所有歌手演唱情绪的调动,整个歌词的即兴编创,都应由这个核心人物来组织和担当。
啰啰咚的演唱环境是男女同田作业,共同歌唱,因此要求男女声部必须音色统一,“腔口”一致。所以男声演唱多用“假嗓”(民间俗称“边音”)来完成,这种男女同腔的演唱十分清新明亮、高亢悠扬,它通过秧田水波的荡漾传送,宛如从苍穹飘落下来的天籁之音。
歌词手法
啰啰咚歌词题材广泛,地方性强,不但语音语调是当地的,歌词中所叙述的人物事件、描绘的地貌地物也多是当地的,容易产生共鸣。歌词内容朴实无华、生活气息浓郁,表现了农民朴野而又乐天的性格,描绘出具有当地地域特征的民风乡俗,透着天然神韵的本色。博采众材、即兴入歌的歌词创作,是啰啰咚歌词艺术的一大特点。
啰啰咚按其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较为简单的“单句子”歌词结构,每段只演唱一句歌词,其余都是衬字,这样的歌词多是“七字句”或“十字句”。另一类是较为复杂的“花腔体”歌词结构,它的容量大,词句伸缩性强,极为灵活,既不讲究对称,也不要求统一,完全由“掌本”的人视其情况而自由编创。
啰啰咚主要代表作品有《花“啰啰咚”》《也“啰啰咚”》《五色绒线绣一支花》 《粗倒腿之歌》《幺妹子吵嫁妆》《十月望郎》《十想》《十绣》《罗成显魂》等。
传承价值
啰啰咚其发音为监南地区(沿老江湖)方言,形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啰啰咚”曲调高亢悠扬,旋律抒展自由,是平原地区唯一的具有山歌特点的原生态民歌,具有独特艺术研究价值。
传承人物
王斯彬,男,1955年12月出生,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啰啰咚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田维银,男,1942年9月出生,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啰啰咚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保护措施
2012年监利县组织了“啰啰咚暨监利民歌大赛”,30多个代表队1000多名演员参赛,监利县非遗保护中心还在朱河等20多个乡镇场挂牌成立了“啰啰咚传习所”,仅朱河就先后开展了10多次传习活动,培养了朱正洪、王艳芳等啰啰咚传承人。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监利县文化馆获得啰啰咚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啰啰咚项目保护单位监利市文化馆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