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上海市崇明县传统音乐《瀛洲古调派》
阿标
2024-03-31 18:06:02
0

琵琶艺术(瀛洲古调派),上海市崇明区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瀛洲古调派琵琶形成于明末清初时期,发源并长期流传于上海市崇明岛,其演奏指法要求“捻法疏而劲,轮法密而清”,主张“慢而不断,快而不乱,雅正之乐,音不过高,节不可促”。其轮指以“下出轮”见长,音色细腻柔和,善于表现文静、典雅的情感,显现出闲适、纤巧的意趣。瀛洲古调派取北派琵琶刚劲雄伟之长,收南派琵琶优美柔和之精,形成隽永淳朴、清新绮丽的特色,是音乐界公认的四大琵琶流派之一。 

2008年6月7日,琵琶艺术(瀛洲古调派)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Ⅱ-119。

历史渊源

3

明末清初,贾公达、范正奎、李连诚、宋慧玉等糅合南北琵琶演奏风格,承袭古曲而自出新意,逐渐形成了瀛洲古调派。

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崇明岛上出现了王东阳、卢明章、蒋泰、黄秀亭等琵琶艺人,通过他们承上启下,不断发展出新,使瀛洲古调的曲调和技法得到了完善和提高,奠定了自成一派的基础。

清代末年至民国初期,瀛洲古调派出现了王东阳、黄秀亭、沈肇州等代表传人。

1916年,沈肇州编撰出版了《瀛洲古调》曲谱,由此开始,瀛洲古调派在传承过程中不断扩大影响。

20世纪40年代,崇明县瀛洲古调派传人杨序东、周念文、赵志山并称为“琵琶三杰”。

20世纪50年代初期,崇明岛上民间自发的瀛洲古调派琵琶的演奏活动较多。

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这一历史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崇明岛乡村难闻琵琶声。

20世纪80年代初期,瀛洲古调派琵琶的民间传承人朱士达、龚同培、徐君殿、李鸿才等又开始了演奏活动。

基本特征

2

演奏特点

从演奏风格来看,瀛洲古调派琵琶取北派琵琶刚劲雄伟、气势磅礴之长,收南派琵琶柔和缠绵、婉转舒展之精,高古幽雅与雄浑磅礴相得益彰,兼具南北两派特点,形成了隽秀、淳朴、清新绮丽的演奏风格。 

从演奏技巧来看,瀛洲古调派琵琶在演奏时,会大量使用极为讲究的推拉弦、柔和的打音以及力度较弱的勾音。弹擞、绞三弦、绞四弦、摭扫等特色技法也使琵琶演奏的音响更加细腻柔和。瀛洲古调派琵琶指法要求“捻法疏而劲,轮法密而清”,主张“慢而不断,快而不乱,雅正之乐,音不过高,节不可促。”尤其轮指以“下出轮”见长,故而音色细腻柔和,善于表现文静、幽雅的情感,具有闲适、纤巧的情趣。同时“重夹轻轮”,偏爱单音与夹弹,认为“轮指虽易入耳,然多则犯低而失雅”。

曲目特点

从传谱来看,瀛洲古调派的作品大多短小精悍,可以独立演奏,也可以连级演奏。瀛洲古调曲都是篇幅短小的作品,即使是传统的大曲《十面埋伏》,也不像其他琵琶流派那样气势雄浑。虽然乐曲较短小,但却常常连缀演奏,成为瀛洲古调派琵琶演奏的一大特色。在连缀演奏时,也有约定俗成的套法。

从题材来看,瀛洲古调派琵琶乐曲大多来自生活,多是状物抒情,表现闲适的生活情趣。题材相近,曲风相似,也是瀛洲古调派琵琶曲目之所以能够连缀演奏的重要原因。

代表作品

《瀛洲古调》曲谱中收曲目45首部,由22首慢板、17首快板、5首文板以及一首武板组成。其具体剧目为:

慢板:《飞花点翠》《美人思月》《梅花点脂》《月儿高》《小银枪》《后小银枪》《蜻蜓点水》《寒鹊争梅》《鱼儿戏水》《狮子滚绣球》《雀欲回巢》《缠珠帘》《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柳弄春晖》《美女春思》《三仙桥》《秋月穿波》《娇花映日》《临风柳翠》《梅梢月》《玉如意》。

快板:《诉怨》《鹂鸣深树》《矮子上扶梯》《脱红袍》《双躲》《扳散手》《小十面》《金桥勒马》《一马双驼》《金湖龙》《平沙泼浪》《三通鼓》《云里雁》《平沙落雁》《天鹅反掌》《沙湖撩石》《双飞燕》。

文板:《思春》《昭君怨》《泣颜回》《傍妆台》《汉宫秋月》。

武板:《十面埋伏》。

传承保护

1

传承状况

瀛洲古调传人日渐稀少,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30多人锐减至8人,其中能演奏套曲的仅有1人。在中国音乐界,教学中演奏的瀛洲古调派乐曲仅8至10首,对有45首曲目的瀛洲古调派来说,其完整的风采根本得不到应有的展现。在此情势下,对瀛洲古调派琵琶演奏艺术的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必须迅速着手。

传承人物

殷荣珠,女,1941年8月出生,2009年5月26日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琵琶艺术(瀛洲古调派),上海市崇明县申报。

保护措施

崇明县文化馆请赵洪相将其祖父的传谱全部译成简谱,编辑成《瀛洲古调派琵琶·赵氏传谱》,供传承学习瀛洲古调派琵琶时使用。

2007年3月,崇明县文化馆专门在新河镇文化站建立了瀛洲古调派琵琶传承基地,并在新河镇中心幼儿园建立了瀛洲古调派琵琶培训基地。

新河镇和崇明县的领导都比较重视瀛洲古调派琵琶的传承工作,共下拔十余万元传承经费,购置传承培训用的琵琶,聘请瀛洲古调派琵琶传人陈忠信为专职教师,从新河镇少年之家的少儿器乐演奏培训班中挑选出一批有一定琵琶演奏基础的学员,组成瀛洲古调派琵琶培圳班。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上海市崇明区文化馆获得“琵琶艺术(瀛洲古调派)”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琵琶艺术(瀛洲古调派)项目评估合格,上海市崇明区文化馆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相关内容

非遗 | 上海市道教协会传...
上海道教音乐是一个各乐种成分相互融汇、并具有江南地区独特的音乐风格...
2024-03-31 23:12:20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
2024-03-31 19:54:40
非遗 | 上海市、浙江省传...
中国近代传统民族音乐史上有“海派”(浦东派)琵琶和“浙派”(平湖派...
2024-03-31 18:13:18
非遗 | 上海市崇明县传统...
浦乐派是琵琶流派之一。传自鞠士林,以鞠士林、鞠茂堂、陈子敬、倪清泉...
2024-03-31 18:10:31
非遗 | 上海市崇明县传统...
琵琶艺术(瀛洲古调派),上海市崇明区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03-31 18:06:02
非遗 | 云南省姚安县传统...
码头号子是上海市的传统民歌。传唱于码头、货场的装卸、抬扛、推拉等劳...
2024-03-31 11:23:45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非遗 | 河南省信阳市传统音乐... 信阳民歌是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传统民歌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信阳民歌经...
非遗 | 浙江传统舞蹈《龙舞(...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距现代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长兴百叶龙舞蹈表演时,荷花...
非遗 | 广东传统舞蹈《狮舞(... 狮舞(广东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的传统舞蹈,为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申报的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