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四川省布拖县传统音乐《口弦音乐》
阿标
2024-03-31 22:16:01
0

口弦音乐,流行于四川省布拖县、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的传统音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布拖彝族口弦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是原始社会乐器的遗存。布拖彝族口弦长期保持着传统样式,制作精美,流布广泛,乐手众多。 在当地被称为“勒果”,有竹质和铜质两种不同的形制,制作时以两片以上同材料的簧组合为一件。口弦乐曲音量不大而音色变化多端,娓娓动听。羌族口弦是产生并流传于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的一种民间器乐,每当节日庆典、婚嫁、男女青年恋爱等时候,都能听到用口弦演奏出的优美动听的曲子。羌族口弦的表演形式大多为独奏或合奏,少则1人多则4-5人不等。

2008年6月7日,四川省布拖县申报的口弦音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23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申报的口弦音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Ⅱ-136。

历史渊源

2

布拖彝族口弦

口弦音乐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是原始社会乐器的遗存。先秦至晋的古籍记载,“簧”是贵族使用的一种高雅的乐器,尤为文人雅士所喜爱。据《汉宫阙疏》所载,在汉代皇宫中还建有一座“鼓簧宫”,簧在当时统治阶层和上流社会已很盛行。在公元4世纪末,在中国四川、云南、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地区,“簧”已经非常流行。北宋陈蜴《乐书》中载有“竹簧”和民间流行的“铁叶簧”,这是见于文献的最早图像。元代以后,“簧”在中原内地逐渐失传,“簧”的名称也渐渐被人们遗忘了。明代以来,口弦被称作“口琴”。清乾隆皇帝动撰的《清朝通典》在谈到“口琴”时说:“以铁为之,一柄两股,中设一簧,末出股外。横衔于口,鼓簧转舌,嘘吸成音。”《大清会典图》也有详细记述,并载有其图。清代《滇南虞衡志》很详细地记载了“口琴”的形成和制作。

北川羌族口弦

口弦是羌族青年男女恋爱时,男青年送给女方的信物,这是羌族口弦子发生的重要因由之一。后来,羌族妇女慢慢掌握了口弦弹奏技巧,这一乐器也就广泛传播开来。

基本特征

1

制作流程

布拖彝族口弦

布拖彝族口弦在当地称为“勒果”,有竹质和铜质两种不同的形制,制作时以两片以上同材料的簧组合为一件。竹质口弦一般长十五厘米左右,宽一厘米多,形如短剑;铜质口弦一般长八厘米左右,形如树叶。簧片中刻出簧舌,用手指拨动簧片顶端,靠簧舌振动,每片可发出一个固定音。两片簧舌的口弦可发宫、商二音,三片簧舌的可发宫、商、羽三音,四片的可发徵、羽、宫、商四音,五片的可发徵、羽、宫、商、角五音。

北川羌族口弦

口弦的制作工艺简单,是用一块长约10厘米的青篾,中间挖削出一块小的簧片,簧片有点像风琴上那样,一侧有一根绳子。它的制作看起来简单,但挖削簧片却是很关键的工艺,稍有偏差就达不到弹奏的效果。 

演奏方式

布拖彝族口弦

口弦的演奏方法有用手指拨动和抻动两种。手指拨动的演出方法为,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弦柄,多片弦则使其呈扇形,将簧舌部分置于两唇间,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来回拨动口弦尖端,引起簧舌振动,便发出明亮的叮咚之音。抻动演奏方法为,在每个簧片的尖端系有一条丝线,演奏时将线头套在右手指上,以指牵线使簧片振动发音.演奏者利用双唇向前突出使筒状增加共鸣、扩大音量,并借以口型交换和控制呼气等方法,变化出不同的音色。

北川羌族口弦

弹奏时,右手将口弦置于两唇,左手扯动麻线,竹簧即发出声音。其声清雅袅袅,余音不绝。口弦的音域狭窄,不足一个八度,只能弹奏出一些简单的音调。口弦弹奏十分讲究,通过一侧的麻线拉动产生的震动来发音。音律的改变全靠演奏时扯动麻线的力度和舌头触及簧片的位置以及口型的大小、口中气流强弱来决定,弹奏难度大。

艺术特色

布拖彝族口弦

四川彝族口弦音乐分为语义性的、语义性向非语义性过渡的和非语义性的三种类型。

1、语义性口弦音乐。凉山彝族语言声调平直、稳定的特征,使人们在口弦上进行音乐处理时极易获得准确的乐音位置。

2、语义性向非语义性过渡的口弦音乐。这类口弦音乐是在语言声调模拟的基础上产生的乐曲。它的主导乐句或音乐动机,是对某语言的声调、节奏的忠实的模拟,在此基础上体现本民族习惯的旋律发展手法。这些乐曲具有接近语言声调,表达语义性的一面,又有远离言语自然形态,具有非语义性的一面。

3、非语义性口弦音乐。它虽然保留着第一类口弦音乐的某些结构痕迹,但在音调发展上已具备完整的音乐发展规律,在旋律线走向上已显示出明确的有序性,并已完全脱离了语言声调的约束,在音乐艺术的范围内进行发展创造。人们通过乐曲,将产生较为丰富的民族艺术联想。

代表作品

布拖彝族口弦代表作有《彝族口弦》《口弦情》《口弦声声》。

北川羌族口弦代表作有《出嫁歌》《社会主义好》《悲歌》《吆羊歌》。

传承保护

3

传承价值

布拖彝族口弦是布拖彝族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由此形成的口弦音乐是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传承状况

口弦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布拖全县个体口弦加工作坊已基本消失,当地现有的竹制口弦为数极少,处于灭绝边缘。

作为具有羌族特色的乐器,口弦正面临断代的命运,会弹奏的人寥寥无几。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馆、布拖县文化馆获得“口弦音乐”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口弦音乐”项目保护单位布拖县文化馆、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相关内容

非遗 | 四川省布拖县传统...
口弦音乐,流行于四川省布拖县、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的传统音乐,是国...
2024-03-31 22:16:01
非遗 | 四川省梓潼县传统...
文昌洞经古乐是四川省梓潼县的传统宗教音乐。起源于古蜀人的祭祀音乐,...
2024-03-31 21:33:17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
藏族民歌(华锐藏族民歌),主要流传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的传统音乐...
2024-03-31 17:34:49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
2024-03-31 17:26:32
非遗 | 四川省邛崃市传统...
制作号子(竹麻号子),四川省邛崃市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
2024-03-31 11:41:39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
2024-03-30 21:25:57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音乐非遗文化《舟山锣鼓》 舟山锣鼓是流行于舟山一带的吹打乐样式,明清时期就在定海一带广为流传。最早起源于航海,船靠码头时用它来...
锣鼓书 | 上海地区流传民间曲... 锣鼓书以说唱形式表现,有道白、吟唱、独唱、对唱等。内容为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与宗教仪式无关,仅用以乐...
非遗 | 四川省梓潼县传统音乐... 文昌洞经古乐是四川省梓潼县的传统宗教音乐。起源于古蜀人的祭祀音乐,它因在四川梓潼七曲山用于谈演《文昌...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