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调(常州吟诵),江苏省常州市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常州吟诵是根植于常州地区、使用常州方言的吟诵调,其源上溯先秦时期的吴地吟唱,肇始于战国时代,经唐宋发展,明清走向繁盛,已有三千年以上的传承历史。
2008年6月7日,吟诵调(常州吟诵)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Ⅱ-137。
常州吟诵根植于常州地区,其源上溯先秦时期的吴地吟唱,肇始于战国时代,经唐宋发展,明清走向繁盛,已有三千年以上的传承历史。
自古以来,常州的教育事业一直都很发达,而吟诵是一种学习古诗文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方法, 常州吟诵又具有音乐的成分,其婉转悦耳之音能帮助学习者记诵,较之于单纯诵读,学生更易于接受。据资料记载,近代传播常州吟诵的有“寄园”、“国专”和“省中”三个系统。“寄园”是由钱钧、钱向杲及钱振煌创立并执教的民间书院; “国专”是由学者唐文治先生于1920年在无锡创建并任校长的官办现代书院; “省中”则是有百年校史的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及其前身“常州府中学堂”、“江苏省立第五中学”等。这些机构都将常州吟诵程度不同地用于文化教育中。
近现代以来,常州拥有诸多吟诵名家,先后出现了赵元任、屠岸、钱璱之、羊淇、羊汉等一批代表性人物。
语言内容
常州吟诵是运用常州方言进行吟诵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常州方言保留着入声字和部分古代读音,与中古语音相接近,具有抑扬顿挫分明的艺术特征,能较好地体现出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作品的声韵和节奏美感。
常州吟诵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吟诗,包括七律、七绝、五律、五绝等近体诗和《诗经》、《楚辞》、乐府诗、杂言诗等古体诗;也可以吟词和文言文,此外,旧时学生读书的音调和旧时家庭妇女闲时说故事的音调等也可归入常州吟诵之中。
吟诵方法
常州吟诵与唱歌不同,没有乐谱可循,主要在于口头传承和灵活自如的运用,其吟诵方法可概括为以下四种:
运用“格律吟调”的吟法:多适于近体诗,有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四类,每类又分“平起”和“仄起”两种,合计有八类,其旋律节奏与吟诵腔调的平仄声调紧密关联,“平低仄高”或“平直仄曲”的旋律走向,“平长仄短”的节奏疏密显得尤为突出;
运用“显性基本吟调”的吟法:多适于五言、七言古体诗,吟腔接近于“格律吟调”,但少了格律的约束,吟腔变化更丰富;
运用“隐性基本吟调”的吟法:多适于古文、古体诗,它更接近于唱歌,吟法更为自由,旋律变化更多,因此对吟者的音乐要求更高,常常音随字起,腔随意生;
运用“核心吟调”的吟法:多适于律词小令,主要由“3 1 2”三个音构成音乐词汇,吟法简易,容易学会。
吟诵调式
常州吟诵吟近体诗与词的调式比较多样,以“徵”、“宫”两种调式为主,亦用“商”、“角”调式。总体上看来,无论是吟古诗、古文、近体诗或词,“徵”与“宫”两种调式是通用的,也用得最多。
常州吟诵音调的调式还与所吟诗文的基本感情有关。例如:吟比较哀怨、悲壮、激越的古文,如《秋声赋》与《阿房宫赋》及此类情绪的诗词,大多用羽调式。也有个人风格的因素,例如羊淇先生吟词的音调,均为商调式,而他人吟词的音调则为“宫”、“徵”等调式,唯独未见商调式。
传承价值
常州吟诵是语言、音乐、诗歌结合最紧密的方式,可以揭示语言、音乐,诗歌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传统文学、民间音乐、汉语言语音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价值。
传承人物
秦德祥,男,汉族,1939年5月出生,2012年12月被评定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吟诵调(常州吟诵),江苏省常州市申报。
保护措施
2010年10月,“常州市吟诵艺术协会”在常州市文联成立,该协会组织会员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吟诵”的相关知识,开展学术交流,传承常州吟诵。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吟诵调(常州吟诵)”项目保护单位常州市文化馆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