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非遗文化《河曲民歌》
阿标
2024-03-14 19:54:30
0

1

河曲民歌是流行于山西省河曲县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河曲民歌,它形成于何时尚无确定。河曲民歌歌词委婉,曲调凄美。以反映生产劳动、情爱相思为主,朴实、真挚、自然,充满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2006年5月20日,“河曲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Ⅱ-2。

历史渊源

2

河曲民歌流行于河曲县及晋西北,辐射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地域。河曲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东界偏关、五寨,南界岢岚、保德,西、北隔黄河分别与陕西、内蒙相邻,是一个“一鸡鸣三省”的特殊地区。由于地处黄河弯道,河曲历史上交通阻隔,土地贫瘠,旱涝无定,老百姓灾难深重。这一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形成了当地老百姓每年春去冬回,到内蒙古大青山、河套一带打短工、拉长工的“走西口”生活生产方式。由这种年复一年的离妻别子的痛苦人生中自然产生了咏叹人间离苦、别绪、思念、期盼的“走西口”民歌,当地人称之为山曲。山曲属山歌体裁,它形成于何时尚无确定,但在山曲基础上形成的“二人台”,据考已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

方志中就有明代河曲“户有弦歌新治谱,儿童妇老尽歌讴”的记载,足见其歌唱传统的久远。河曲县历来以农耕为本,历史上十年九旱,饥荒严重,交通闭塞,逐步构成了传统民俗民间文化生长和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从而孕育和催生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河曲民歌这一珍贵的艺术品种。它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传唱与孕育期,久唱不衰。

20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开始,整个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不断发生剧烈的变化,河曲民歌的大部分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加之现代传媒的影响,广播电视上大量充斥的是那些快餐文化、通俗歌曲,年轻人追新潮,转而去喜欢这些时髦的东西,对身边的民歌逐渐失去了兴趣,河曲民歌陷入发展的低谷时期。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3

河曲民歌,主题鲜明,题材丰富,民俗多样,语言独特,歌词委婉,曲调凄美。以反映生产劳动、情爱相思为主,朴实、真挚、自然,充满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作为一个鸡鸣三省的地区,河曲民歌还是研究东西路二人台的重要依据,如山西府谷、内蒙古二人台等。河曲民歌即是西口文化交流的产物,同时也为西口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它为山西民歌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因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艺术价值和传承价值。

传承现状

河曲民歌在当代面临着保护难题,一方面和西方文化、日韩文化的入侵有着重要关联,另一方面也和河曲民歌自身创新有限紧密相关。

传承人物

吕桂英,女,2008年吕桂英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曲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河曲县申报。

辛里生,男,2008年辛里生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曲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河曲县申报。

韩运德,男,2009年韩运德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曲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河曲县申报。

保护措施

1953年冬,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首次到山西省河曲县采录民歌,共收集到一千五百多首唱词和一百五十多种曲调。

2011年4月,河曲县文化产业发展领导组批准成立了河曲民歌二人台艺术团,集河曲民歌二人台传承保护、文艺创作和演出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民营文化企业。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河曲县二人台艺术研究中心获得“河曲民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河曲民歌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河曲县宣传事务中心。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相关内容

非遗 | 安徽省休宁县传统...
齐云山道场音乐是一种流传于安徽省的传统宗教音乐。休宁县齐云山道教文...
2024-03-31 23:17:29
非遗 | 江苏省无锡市传统...
据史料记载,道教传入无锡已有一千四百余年,。无锡道教音乐发端于古代...
2024-03-31 23:14:42
非遗 | 上海市道教协会传...
上海道教音乐是一个各乐种成分相互融汇、并具有江南地区独特的音乐风格...
2024-03-31 23:12:20
非遗 | 山西省阳高县传统...
恒山道乐是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的传统宗教音乐。 恒山位于山西省北部,...
2024-03-31 23:11:42
非遗 | 河北省广宗县传统...
广宗太平道乐是发源于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的宗教音乐。属于国家级非物质...
2024-03-31 23:03:03
非遗 | 中国佛教寺院传统...
佛教音乐,中国佛教寺院和信众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音乐。佛教认为,...
2024-03-31 22:53:53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非遗 | 河南省信阳市传统音乐... 信阳民歌是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传统民歌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信阳民歌经...
非遗 | 浙江传统舞蹈《龙舞(...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距现代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长兴百叶龙舞蹈表演时,荷花...
非遗 | 广东传统舞蹈《狮舞(... 狮舞(广东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的传统舞蹈,为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申报的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