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梆,河南省内乡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宛梆是一个稀有的地方戏曲剧种,它生长并流布在河南西南部的南阳及周边广大地区,早期人们称它为唧唧梆、老梆子、南阳梆子等,因南阳古称为“宛”,故1956年南阳行署正式将其命名为“宛梆”。宛梆是明末清初陕西的东路秦腔(同州梆子)传入南阳后,与南阳当地的民歌小调、民间说唱融合后,演变形成的一个戏曲剧种。宛梆主弦为秦腔早期大弦,发音高亢,宛如鸟啼,与枣木梆子搭配,风格独特。宛梆唱腔音乐属板腔体,辅以月琴、三弦、坠胡,以枣本梆击节,并配之以大锣、单皮鼓等打击乐器,给人以粗犷豪迈、激越、奔放的感觉。
2006年5月20日,宛梆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24。
起源
宛梆的生成尚有不同说法:一说它是豫剧的一个支脉,有“二百年前是一家”的说法,也有记载说豫剧流传至南阳一带,称作“南阳梆子,它与豫剧应是同族、同宗、同根。一说它是明末清初时,由陕西东路秦腔,即同州梆子传入河南南阳后,结合当地的乡音俚语、民歌小调、民间说唱,逐新演变而成的。它早期被称作“西调”,可能是指西边来的唱调。清末民初人张嘉谋在修订《南阳府志》时曾批注云,南调起于明代。周始白在《中国戏曲史发展纲要》中说,南阳梆子“则为河南梆子的豫西调,其成为一项剧种,系清代乾隆以后,初起于河南南阳”。冯纪汉在《豫剧源流初探》中指出:“道(光)、咸(丰)以前,豫南、淮北一带的沙河两岸,普遍流行着南阳梆子。它在形成过程中曾受到了具他剧种,如昆曲、弋阳腔弦素、罗戏的影响,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剧种。
发展
清道光至民国二十年(1821~1931年)间,是宛梆剧种兴盛时期,其班社遍及南阳各地。
20世纪30年代以后,宛梆日趋衰落,多数班社相继解散,艺人流散,至20世纪40年代末,仅有极少数戏班,时演时停。至1949年已面临绝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乡县南阳梆子剧团组建。
1957年后,剧团相继培养了数批青年演员,又加工整理了《江江河》、《黑打朝》、《洛阳点炮》等剧目,同时编演了《回门》、《白求恩》、《追求》等现代戏。
20世纪60年代,宛梆的音乐工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唱腔进行了一些革新。
传承价值
宛梆既有陕西梆子的高亢激越,又有中原音乐的平整规范,还有楚乐的委婉清丽,它用以烘托感情的假腔为高八度无字行腔,系宛腔一绝,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受中原文化、秦晋文化和楚文化共同滋养的宛梆是研究河南梆子早期生态的标本。
传承现状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豫剧、河南曲剧的兴起和迅速流传,宛梆渐趋衰落,只剩下内乡县一家国有宛梆专业剧团还在艰难地传承着这一古老的民族艺术火种,有必要及时加以抢救和维护。
传承人物
程建坤,男,汉族,1942年生,河南内乡人。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宛梆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作曲。
周成顺,男,汉族,1957年生,2009年去世,河南内乡人。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宛梆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员。
保护措施
河南的宛梆剧种,除了省里确定宛梆艺术的传承人之外,河南省南阳市和内乡县各级政府对于宛梆剧种及其演员也都给予了保护和扶持。南阳市已经在考虑对内乡县宛梆剧团实行财政全供,以解决内乡县宛梆剧团的后顾之忧。内乡县针对宛梆的保护和发展制订了详细的五年发展计划,其中也特别提到了要使宛梆艺术得到有效传承,使后继人才源源不断。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获得宛梆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宛梆项目评估合格,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