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内蒙古自治区传统音乐《鄂尔多斯短调民歌》
阿标
2024-03-31 13:26:15
0

鄂尔多斯地区素有“歌海”之称,那里有着十分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底蕴。 鄂尔多斯地区传统音乐门类齐全,民间音乐、宫廷音乐、祭祀音乐和宗教音乐都很发达。尤其是短调民歌与歌舞艺术,更是闻名遐迩, 鲜明的地区特色,成为蒙古族传统音乐中的一个典型风格色彩区。

从音乐形态方面来看,蒙古民歌可划分为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两大类,鄂尔多斯民歌也不例外。

鄂尔多斯短调民歌是蒙古族传统音乐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它的演唱技巧已达到相当高的难度,而且有了一套系统的,表现它音乐风格的演唱方法。 继承和发展鄂尔多斯短调民歌,都具有深远意义。

2008年6月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的传承问题。对比鄂尔多斯短调民歌传统的传承方式与途径,歌唱家金花提出除此之外的,在新形势下传承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的方式与途径。 半个世纪以来,歌唱家金花将鄂尔多斯短调民歌这一艺术形态,以自己独特的演唱技巧展现在世人面前,她被称为“牧民的百灵鸟”,她纯朴甜美的歌声,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和迷人的魅力。

民歌传承人

内蒙古鄂尔多斯短调民歌传承人哈拉珍讲述了她从小学习短调民歌、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的历程。哈拉珍,1950年11月出生于鄂托克前旗昂素镇巴音柴达木嘎查。她是极负声望的鄂尔多斯民歌手。从小生长在民歌世家,深受家族的影响而掌握了大量的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并精通扬琴、四胡、三弦等鄂尔多斯传统乐器。该传承人较好地传承了鄂尔多斯特有的短调民歌文化。也就是,唱伴结合、能歌能奏,与独特的鄂尔多斯“乃日”文化相结合。因此,该传承人对鄂尔多斯短调民歌文化来说,具有代表性。

传承人作品

该传承人长期以来致力于鄂尔多斯民歌的传承工作,制了《成吉思汗两匹骏马》、《鄂尔多斯民歌联唱》等10多盘磁带,2001年搜集整理200多首鄂尔多斯民歌,并出版了《鄂尔多斯婚礼大歌曲》一书,2008年出版了《多彩人间》专辑。至今,哈拉珍已经培养出80多名年轻一代传承人,组建民间艺术团长年活动于基层,在当地有着广泛的影响力。2007年6月份内蒙古自治区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荣誉称号。2010年内蒙古文化厅授予鄂尔多斯短调民歌传承人。

送亲歌

1

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一般都有固定的词、曲和歌名。按照曲调分为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

长调歌曲是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族的传统歌曲。曲调深沉古朴,舒缓悠长、跌宕起伏,高亢豪放。在其漫长的民间传唱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为大多数所公认或接受的演唱特点,即长音中间部分出现颤音,且颤音的大幅度逐渐增大,使歌曲听来更加开阔、舒展。像《圣主的两匹骏马》、《六十棵榆树》、《班禅庙》等回肠荡气,让人百听不厌。这种长调多在大型宴会、有长者参加的活动或比较慎重的场合首先演唱,因此也有人称这类歌曲为“国调”或“宫廷调”。

短调歌曲:结构短小巧玲珑精悍,节奏明朗有力,情绪欢快活泼,歌词言简赅,音乐形象鲜明,曲调优美动听。它在旋律的级进起向中经常采用反向转位的手法,在六、七、八九度远距离跳进现象十分常见。比如,《紫檀栗马》、《甘德尔梁》。另外,在传统的五度调试的民歌中加入七声调式的引子和过门,更别具一格。这些特点使“短调”民歌具有强烈的舞蹈性,比如《圆顶帽子》、《鄂托克的西部》等,使鄂尔多斯的歌和舞两朵并蒂花在高原上交相辉映。短调歌曲几乎没有不可以演唱的场合,因此也有称这类歌曲为“红调”。

3

经典歌曲

于是晋西北苍凉的民歌传入了鄂尔多斯,尤其是鄂尔多斯东部,如闻名于民歌界的《走西口》、《五哥放羊》等等,已经深入鄂尔多斯大地,尤其是鄂尔多斯的东部准格尔旗和北部的达拉特旗,成为民间喜闻乐见脍炙人口的曲目。

如《小西召》、《山头上》、《十五岁》等经典民歌。

传承保护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鄂尔多斯市群众艺术馆获得“鄂尔多斯短调民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相关内容

非遗 | 内蒙古、黑龙江省...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达...
2024-03-31 16:41:18
非遗 | 内蒙古自治区传统...
达斡尔族民歌(达斡尔扎恩达勒),主要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
2024-03-31 16:35:26
非遗 | 内蒙古自治区传统...
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族赞达仁),主要流传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传...
2024-03-31 16:35:03
非遗 | 内蒙古自治区传统...
“扎恩达勒格”是鄂温克族山歌和小调类歌曲的总称。自由舒展的曲调充满...
2024-03-31 13:57:59
非遗 | 内蒙古自治区传统...
鄂温克族民歌优美动听,风格独特,人们即景生情,即兴填词吟唱。牧歌和...
2024-03-31 13:54:37
非遗 | 内蒙古自治区传统...
蒙古族民歌主要分为两大类:礼仪歌和牧歌。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
2024-03-31 13:39:33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音乐非遗文化《舟山锣鼓》 舟山锣鼓是流行于舟山一带的吹打乐样式,明清时期就在定海一带广为流传。最早起源于航海,船靠码头时用它来...
锣鼓书 | 上海地区流传民间曲... 锣鼓书以说唱形式表现,有道白、吟唱、独唱、对唱等。内容为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与宗教仪式无关,仅用以乐...
非遗 | 四川省梓潼县传统音乐... 文昌洞经古乐是四川省梓潼县的传统宗教音乐。起源于古蜀人的祭祀音乐,它因在四川梓潼七曲山用于谈演《文昌...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