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民歌(玛达咪山歌),四川省九龙县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玛达咪山歌是一种别具特色的藏族民歌,它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大河边片区的子耳乡、魁多乡、烟袋乡等地。玛达咪山歌是在西番人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玛达咪山歌原为抒情歌曲,后逐渐发展出劳动夯歌、丧歌、婚仪歌等,因调式高低起伏程度较大,故其他民族的歌者较难模仿。
2008年6月7日,四川省九龙县申报的藏族民歌(玛达咪山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Ⅱ-115。
玛达咪山歌是产生并流行于九龙县大河片区子耳乡、魁多乡、烟袋乡境内的一种山歌。因其衬词每首都以“玛达咪哎……”作为开头和结尾而得名。
关于玛达咪山歌的由来,有一个传说:相传在很多年前,子耳的万年村住着三兄妹,年幼时父母便过世了,兄妹三人从小相依为命长大。两个妹妹出嫁后,哥哥在一次打猎的途中迷了路,在山中过了5年野人般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哥哥在猎狗的帮助下,找到了回家的路。因为长期在野外生活,此时他己丧失言语表达能力,见到妹妹后,只有哀伤的泪水顺着他的脸庞流淌。猎狗在一旁不停地大叫,还用舌头舔妹妹的手指。妹妹终究未能认出眼前这位蓬头垢面的野人就是自己的哥哥,哥哥十分伤心,半夜便带着猎狗离开了妹妹家。妹妹在梦里惊觉到来人便是与自己失散多年的哥哥,即刻起身,准备去给哥哥赔礼道歉,而哥哥早已不知去向。妹妹伤心万分,觉得自己还不如那条猎狗。此后她天天在家门口等待,用哀怨、深沉的歌声倾诉着对哥哥的无尽思念与歉意,寨子中的人无不闻之动容。后来,寨子里的人遇到伤心事,也用这样的歌声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久而久之,西番人就把这种用深沉、幽怨的调式来抒发情感的山歌起名为“玛达咪山歌”。
在后来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玛达咪山歌的形式与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抒情山歌、劳动夯歌、丧歌、婚仪歌等不同种类。
歌曲类别
玛达咪山歌原为抒情歌曲,后逐渐发展出劳动夯歌、丧歌、婚仪歌等。抒情山歌直抒情怀,表达对家乡的深切热爱和美好期望;劳动夯歌主要用于消减劳作的疲累,调节情绪,往往在生产劳动中演唱,男女分列,一唱一和,场面热烈;丧歌带有一定的礼仪性,村中老年人或其他长辈去世后,前往吊丧者往往演唱丧歌以表哀悼;婚仪歌在婚礼过程中演唱,女方送亲和男方接亲时,双方都要邀请几位在村里备受尊敬的老妪排坐对唱,将婚礼的喜庆热闹气氛推向高潮。
音乐特征
玛达咪山歌曲调有6种,其中包括《嘎尔宏》《索咪阿伍》《咪拉卓卓》等婚礼歌和《措火迟》《措呷》《实呷》等丧葬歌。
玛达咪山歌曲式结构多为三段式,旋律优美、高亢,富有情趣且悠扬自然,但调式多样,且高低起伏大,其他民族难以模仿。该山歌可以由一人独唱,也可以两人或多人对唱。
玛达咪山歌一首有四句,多为三段式唱腔,在每首歌的开头和结尾都以“玛一达一咪一哎 ....”作为衬词,结束时的“玛一达一咪”会有一声长吁短叹的唱腔演唱。玛达咪山歌多为抒情歌曲,词曲相配,每首各具风格。
玛达咪山歌歌词生动、形象、传神,表达的意韵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旋律清新流畅,唱腔深沉幽怨,富有地域特色,是西番人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
玛达咪山歌的旋律有8种,所有的玛达咪旋律都是在这8种旋律基础上根据歌词的抑扬顿挫进行细小变化的。这类歌曲均为为五声民族调式,其中4种为徵调式,2种为宫调式,2种为羽调式;大部分为两句式,少部分为3句式和4句式。拍子以2拍子为最多,有5种,其次是3拍子,有2种,1种为4拍子。
演唱技巧
玛达咪山歌的演唱中有一种特有的演唱技巧,九龙县当地人称其为“转音”,这种“转音”运用自由,歌唱者可以在歌曲中随意使用,“转音”听上去声音像是在喉咙里打转,有些像断裂的颤音,应是喉咙反复上下截堵——释放气流,气流断续冲击声带发出的一种带八分休止有顿挫感的唱法,这是纳木日人民自创的,有特殊韵味、独树一帜的唱法,但唱法由于喉头的不稳定对声带有较大损伤,演唱者在演唱了几首带“转音”的歌曲后声音大多有轻微沙哑现象。
传承价值
玛达咪山歌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价值,是各民族文化在九龙县当地融合的见证,对研究九龙县当地的民风民俗、民族民间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玛达咪山歌承载着西番藏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性,体现了西番人的精神风貌,具有较高的民俗学和民族学研究价值。
传承状况
西番藏区相对封闭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快速变迁,玛达咪山歌的生存面临危机,亟待抢救保护。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九龙县文化馆获得“藏族民歌(玛达咪山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藏族民歌(玛达咪山歌)项目评估合格,九龙县文化馆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