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民歌,流行于湖北省兴山县一带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兴山民歌源远流长,被中国部分音乐学者确认为“荆楚古歌”的遗存,至少已有800多年历史。它音调奇特,音阶结构中含有一个介于大、小三度之间的音程,被命名为“兴山三度音程”,证明了荆楚音乐文化中存在一个与乐器考古发现的律制相一致的口传文化。
2006年5月20日,兴山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9。
1980年,兴山县音乐工作者王庆沅深入民间采风、录音时,发现一种音调奇特的民歌,借助科学测音手段测试,这种民歌被专家承认并命名为“兴山特性三度体系民歌”,简称“兴山体系民歌”或“兴山民歌”。
1987年,在黄翔鹏先生的帮助下,对宋代从湖北江陵迁至福建永安市丰田村人的族谱和大腔戏进行考证,确认兴山民歌为“荆楚古歌”的遗存,至少已有800多年历史。
兴山民歌还可从曾侯乙编钟和西周、商代的编钟,特别是该地区长阳县出土的商周青铜猪磬的音列结构中找到印证。
传承价值
兴山民歌的主要价值在于:
1、兴山古歌在一片失传声中传承了下来,证明中国传统音乐顽强的生命力;
2、证明中国有独特的本土音乐;
3、揭示了荆楚古歌的面貌;
4、独特的乐律学原理将丰富中国的音乐理论,填补世界音乐理论的空白;
5、证明了中国民间艺术实践中,存在着与出土乐器相一致的律学原理;
6、揭示了350音分左右的音程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的一个久远的、客观存在的常规音程;
7、见证了中国民间“鸡鸣歌”唱法的持久性与科学性;
8、作为文化纽带,有助于中国南方多个民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
传承现状
兴山民歌正面临着绝迹的危险。一是因为其不见经传,让人不识音高、不辨调式、无法记谱、很难学唱。再者,随着生产的发展,薅草在农村已被现代化的除草技术代替了,而兴山民歌之所以能在兴山流传下来,就是有赖于薅草锣鼓作为载体,一旦薅草锣鼓彻底消亡,兴山民歌必将随之绝响。
由于社会的急速变革,现今会唱兴山民歌的人已越来越少,如不大力抢救保护,这个独特的歌种将面临失传的危险。
兴山民歌主要存在于兴山薅草锣鼓和兴山丧鼓两种载体之中,尤以薅草锣鼓最为典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兴山薅草锣鼓在生产劳动中几乎绝迹,尚未谢世的薅草锣鼓民间艺人90%均为70岁以上的老人,其传承保护状况令人担忧。如不大力抢救保护,这个独特的歌种将面临失传的危险。
传承人物
陈家珍,女,生于1936年1月,黄粮镇户溪村人。2008年2月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兴山民歌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6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联合表彰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彭泗德,男,生于1931年8月,峡口镇琚坪村人。2009年6月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兴山民歌代表性传承人。他保留了“鸡鸣歌”的演唱方法,是兴山县此唱法为数不多的重要传承人之一,他的演唱实践见证了中国民间“鸡鸣歌”唱法的持久性与科学性。
保护措施
陈家珍受聘担任黄粮镇中小学、高岚小学等传承示范基地的老师,无偿为400多个学生定期教学。她还多次前往北京、武汉、四川多地,为中央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和三峡大学艺术学院等高校学生讲课,教唱兴山民歌,将兴山民歌的传承范围拓展出去。陈家珍的四儿四女都跟着她学会了兴山民歌,其中二女儿万梅知、小女儿万会知都是该项目的湖北省级传承人,二儿媳王英菊、外孙余长坤是宜昌市级传承人。
为了更好地传承兴山民歌,彭泗德组建了民间文化协会琚坪村分会。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项目保护单位兴山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上一篇:中国传统非遗文化《兴国山歌》
下一篇:中国传统非遗文化《梅州客家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