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咸水歌,又称咸水叹、叹哥兄、叹姑妹,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的民间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咸水歌是疍家人自娱自乐的一种歌唱形式。自古以来,疍家人浮家泛宅,不断从四面八方来到珠江口沿海一带的冲积平原上,散居在中山、珠海、顺德等沿海地带和河网地带。咸水歌的诞生,最初是疍民生活孤寂和苦闷的一种发泄方式,同时也是他们的一种精神支柱。后来,这种口头文化经过传承和发展,成为了疍家人重要的精神生活载体。疍民在喜庆的日子里唱,在孤苦难过时唱,在出海打鱼、摇船驳艇时唱,在织网绞缆时唱,在田间地头、休闲欢聚时唱,在与异性交流时唱,这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进行交流的方式之一。主要类别包括长短句咸水歌、高棠歌、大缯歌、姑妹歌和叹家姐等;代表作品包括《对花》《海底珍珠容易》等。
2006年5月20日,中山咸水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Ⅱ-12。
中山咸水歌,数百年来流传于中山坦洲一带,是一些亦渔亦农的疍家人口耳传唱的口头文化。据北宋《太平寰宇记》中记载:“香山之民在婚丧嫁娶、庆典祀神时,均歌唱以导其情,曰歌堂……”。明朝嘉靖年间的《香山县志》中还记载有黄棠所写《长洲烟雨》中对疍民们生活场景的描述:“万顶中间螺髻青,人家环绕住升平。鹤汀凫渚虽烟雨,长有渔歌牧笛声。”明代史学家黄佐的《石岐夜泊》里也有“渔歌菱唱不胜春,桂楫兰桡镜光里。”又如清朝光绪《香山县志》卷四《舆地上·山川》记载有“风雨初晴岁欲除,舟维海汊意何如。村墟易米盐为钞,蛋艇提壶酒换鱼”。可见,中山当地居民自古以来便有唱歌之俗,且世代沿袭,保留着传统的唱法,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咸水歌。
据历史记载,中山咸水歌兴起于明末清初时期,清朝人屈翁山的《广东新语诗语》和《广东通志》中记载“疍人亦喜歌唱,婚夕两舟相合,男歌胜女则女衣过舟也”“民家嫁女,集群妇共席,唱歌以道别,谓之歌堂”。沿承至今300多年,珠三角地区历史最为悠久、唱法最为传统的中山咸水歌出自坦洲镇。
明代嘉靖年间出版的《香山县志》风俗篇中记载:“醮子女,歌唱以导其情,日歌堂酒”。可见中山咸水歌早在明代就流行了。
建国初,坦洲以中山咸水歌代表中山参加广东省佛山专区举办的系列民歌会,获得了不少的奖项。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中山咸水歌受到批判和压制,在民间绝唱近十年。
1979年,中山咸水歌后得以重新传唱。
传承价值
中山咸水歌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学艺术,具有独特的演唱风格、传统的演唱习俗和很强的可塑性。它深深扎根于大沙田地区,“哪里有咸水,哪里就有咸水歌”,它对于中山民歌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6]。
中山咸水歌是中山民歌的缩影,是大沙田的优秀民间音乐文化,是古老疍民歌曲的遗存,是珠三角及港、澳地区疍家人共通的“语言”。更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学艺术作品,包含了疍家人对精神生活价值的追求和取向,对研究疍民的历史、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具有人类学、民俗学研究的价值。咸水歌是现存中山民歌的主旋律,这种古老的文化艺术在反映基层心声、对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传承状况
能唱传统中山咸水歌的不过10人,且大多年事已高。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和年轻一代文化意识、价值取向的改变,使中山咸水歌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关方面调查显示,当地多数人已不知中山咸水歌为何物,中山咸水歌的濒危状况可想而知。
坦洲疍民早已迁居到岸上,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大为改变,加上威水歌的曲谱固定、旋律单调、内容普通、缺少形体动作和场景变化等特性,现在只有零星几名歌手可以系统演唱中山咸水歌 [7]。
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今专唱咸水歌的艺人已逐渐消失,一些自发组织的团体也在解散,据《水上情歌——中山咸水歌》一书的记述,咸水歌也曾出现过演唱艺人和演唱团体:“在明末清初,疍家人出现了歌手和专门演唱的艺人,他们大多数是陆居的沙田人。这些歌手和艺人不仅知曲识韵、记忆力强,而且还善于观察生活和搜集素材进行创作,他们学习和吸取广府人的‘木鱼歌’‘龙舟’‘南音’‘粤讴’等曲艺的长处,也吸取客家人‘采茶歌’的艺术精华,创作出各种咸水歌……”21世纪以来,中山坦洲、民众和东升等镇区都大力开展咸水歌文化传承。自2001年开始,东升镇每年均下拨数10万元专项经费扶持咸水歌传承工作。坦洲、民众、东升3个镇区陆续成立民歌协会、咸水歌传承基地,每年开展水乡文化节,举办咸水歌比赛等。2015年,坦洲镇以咸水歌获原文化部授予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中山咸水歌存在的文化价值正被越来越多人认同。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上一篇:中国传统非遗文化《汕尾滚地金龙》
下一篇:音乐非遗文化《崖州民歌》